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allyl-2-(1-nitrobutan-2-yl)malonate | 1360449-3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allyl-2-(1-nitrobutan-2-yl)malonate
英文别名
Dimethyl 2-(1-nitrobutan-2-yl)-2-prop-2-enylpropanedioate;dimethyl 2-(1-nitrobutan-2-yl)-2-prop-2-enylpropanedioate
dimethyl 2-allyl-2-(1-nitrobutan-2-yl)malonate化学式
CAS
1360449-37-1
化学式
C12H19NO6
mdl
——
分子量
273.286
InChiKey
DYKVFZWSIUCSF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98.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methyl 2-allyl-2-(1-nitrobutan-2-yl)malonat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silver(l) 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72%的产率得到dimethyl (1RS,2SR,5RS)-2-ethyl-1-nitrobicyclo[3.1.0]hexane-3,3-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伯硝基化合物立体选择性合成1-硝基双环[3.1.0]己烷和熔融的异恶唑啉-N-氧化物
    摘要:
    1-硝基双环[3.1.0]己烷和双环异恶唑啉-N-氧化物的一步制备很容易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Ag 2 O和碘处理硝基烯烃和丙二酸烯丙酯的共轭加合物来实现。我们观察到,当硝基的β位上存在伯烷基时,优先形成双环[3.1.0]己烷,而如果仲烷基占据该位置,则主要生成异恶唑啉-N-氧化物。在两个反应中,对于环戊烷单元的形成都观察到高的顺式选择性。分离出碘代甲基加合物,将其视为环化的中间体,并将其转化为异恶唑啉-N氧化物成功实现。异恶唑啉-N-氧化物与烯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三环杂环化合物,可通过使用阮内镍(Raney-Ni)对N–O键进行还原性裂解,将其容易地以良好的产率转化为螺内酰胺。另一方面,异恶唑啉-N-氧化物的1,3-偶极环加成至末端炔烃立体选择性地产生三环氮丙啶。
    DOI:
    10.1021/jo202489v
  • 作为产物:
    描述:
    1-硝基丁-1-烯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potassium tert-butylate氯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8%的产率得到dimethyl 2-allyl-2-(1-nitrobutan-2-yl)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伯硝基化合物立体选择性合成1-硝基双环[3.1.0]己烷和熔融的异恶唑啉-N-氧化物
    摘要:
    1-硝基双环[3.1.0]己烷和双环异恶唑啉-N-氧化物的一步制备很容易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Ag 2 O和碘处理硝基烯烃和丙二酸烯丙酯的共轭加合物来实现。我们观察到,当硝基的β位上存在伯烷基时,优先形成双环[3.1.0]己烷,而如果仲烷基占据该位置,则主要生成异恶唑啉-N-氧化物。在两个反应中,对于环戊烷单元的形成都观察到高的顺式选择性。分离出碘代甲基加合物,将其视为环化的中间体,并将其转化为异恶唑啉-N氧化物成功实现。异恶唑啉-N-氧化物与烯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三环杂环化合物,可通过使用阮内镍(Raney-Ni)对N–O键进行还原性裂解,将其容易地以良好的产率转化为螺内酰胺。另一方面,异恶唑啉-N-氧化物的1,3-偶极环加成至末端炔烃立体选择性地产生三环氮丙啶。
    DOI:
    10.1021/jo202489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1-Nitrobicyclo[3.1.0]hexanes and Fused Isoxazoline-<i>N</i>-oxides from Primary Nitro Compounds
    作者:Akio Kamimura、Ryota Takeuchi、Kosuke Ikeda、Takaaki Moriyama、Michinori Sumimoto
    DOI:10.1021/jo202489v
    日期:2012.3.2
    The one-step preparation of 1-nitrobicyclo[3.1.0]hexane and bicycloisoxazoline-N-oxide was readily achieved from conjugate adducts of nitro alkenes and allylmalonates by treatment with Ag2O and iodine under basic conditions. We observed that when a primary alkyl group was present at the β-position of the nitro group, bicyclo[3.1.0]hexane was preferentially formed, whereas if a secondary alkyl group
    1-硝基双环[3.1.0]己烷和双环异恶唑啉-N-氧化物的一步制备很容易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Ag 2 O和碘处理硝基烯烃和丙二酸烯丙酯的共轭加合物来实现。我们观察到,当硝基的β位上存在伯烷基时,优先形成双环[3.1.0]己烷,而如果仲烷基占据该位置,则主要生成异恶唑啉-N-氧化物。在两个反应中,对于环戊烷单元的形成都观察到高的顺式选择性。分离出碘代甲基加合物,将其视为环化的中间体,并将其转化为异恶唑啉-N氧化物成功实现。异恶唑啉-N-氧化物与烯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三环杂环化合物,可通过使用阮内镍(Raney-Ni)对N–O键进行还原性裂解,将其容易地以良好的产率转化为螺内酰胺。另一方面,异恶唑啉-N-氧化物的1,3-偶极环加成至末端炔烃立体选择性地产生三环氮丙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