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fluorophenyl)methylideneamino]dodecanamide | 346720-9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fluorophenyl)methylideneamino]dodecanamide
英文别名
——
N-[(4-fluorophenyl)methylideneamino]dodecanamide化学式
CAS
346720-91-0
化学式
C19H29FN2O
mdl
——
分子量
320.45
InChiKey
WNULVVQVZIBJK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4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41.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动态纳米级凝胶的自组织效应,由市售分子级组分的简单混合物自行组装而成†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酰基结构单元的新的,简单的凝胶化系统。这些凝胶可以通过将醛和酰肼简单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冷却循环而形成,并且构成简单类型的多组分凝胶,在其中形成新的共价键。重要的是,当这种凝胶体系受到不同醛的混合物的挑战时,我们证明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种醛会与酰肼反应,优先形成有效的凝胶剂并组装成有组织的凝胶,而在其他情况下,两种醛都将与酰肼反应生成共组装体系。通过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深入了解这些组装过程。
    DOI:
    10.1039/c2sc21547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f-organisation effects in dynamic nanoscale gels self-assembled from simple mixtures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olecular-scale components
    作者:Michelle M. Smith、William Edwards、David K. Smith
    DOI:10.1039/c2sc21547k
    日期:——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new, simple gelation system based on an acyl hydrazone building block. These gels can be formed by simple mixing of aldehyde and hydrazide followed by a heat/cool cycle, and constitute a simple type of multi-component gel, in which a new covalent bond is formed. Importantly, we demonstrate two different outcomes when this gelation system is challenged with mixtures of different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酰基结构单元的新的,简单的凝胶化系统。这些凝胶可以通过将醛和酰肼简单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冷却循环而形成,并且构成简单类型的多组分凝胶,在其中形成新的共价键。重要的是,当这种凝胶体系受到不同醛的混合物的挑战时,我们证明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种醛会与酰肼反应,优先形成有效的凝胶剂并组装成有组织的凝胶,而在其他情况下,两种醛都将与酰肼反应生成共组装体系。通过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深入了解这些组装过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