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trifluoromethyl)phenyl)-L-proline amide | 713508-6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trifluoromethyl)phenyl)-L-proline amide
英文别名
(2S)-N-[4-(trifluoromethyl)phe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e
(4-(trifluoromethyl)phenyl)-L-proline amide化学式
CAS
713508-60-2
化学式
C12H13F3N2O
mdl
MFCD09725451
分子量
258.243
InChiKey
NWVJUMHYKBJUIG-JTQLQIE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6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使用烷基醛底物的烯胺催化中,咪唑烷酮的稳定性是对脯氨酸酰胺和脯氨酸磺酰胺的催化活性的主要影响
    摘要:
    一些 N 取代的脯氨酸衍生物催化烷基醛与亲电伙伴的反应,而其他的则产生可忽略不计的产物。已经研究了醛和脯氨酸衍生物之间的关键反应,并提出了观察到的反应性的基本原理。源自芳香胺(不良催化剂)的简单脯氨酸酰胺以烯胺为代价非常迅速地形成稳定的咪唑烷酮,后者被检测到,如果有的话,不到一个小时。碱性较低的脯氨酸酰胺形成咪唑烷酮的动力学非对映异构体,非常缓慢地反转其立体化学以产生最终的热力学产物。这些非对映体的立体化学完全由 1H NMR、NOE 和 TOCSY 实验确定。源自烷基胺(良好催化剂)的脯氨酸酰胺形成高浓度的烯胺,该烯胺仅缓慢(数天)转化为惰性咪唑啉酮的单一非对映异构体。相比之下,另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脯氨酸磺酰胺,会立即形成反应性咪唑啉酮,迅速开环并与其他醛交换。这大概是将亚胺离子和烯胺滴入催化循环中。因此,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导致有效的催化。这些机械见解现在应该允许对使用醛的烯胺反应进行
    DOI:
    10.1002/ejoc.201201174
  • 作为产物:
    描述:
    (S)-1-(tert-butoxycarbonyl)-N-(4-trifluoromethylphenyl)-2-pyrrolidinecarboxamide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4-(trifluoromethyl)phenyl)-L-proline 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使用烷基醛底物的烯胺催化中,咪唑烷酮的稳定性是对脯氨酸酰胺和脯氨酸磺酰胺的催化活性的主要影响
    摘要:
    一些 N 取代的脯氨酸衍生物催化烷基醛与亲电伙伴的反应,而其他的则产生可忽略不计的产物。已经研究了醛和脯氨酸衍生物之间的关键反应,并提出了观察到的反应性的基本原理。源自芳香胺(不良催化剂)的简单脯氨酸酰胺以烯胺为代价非常迅速地形成稳定的咪唑烷酮,后者被检测到,如果有的话,不到一个小时。碱性较低的脯氨酸酰胺形成咪唑烷酮的动力学非对映异构体,非常缓慢地反转其立体化学以产生最终的热力学产物。这些非对映体的立体化学完全由 1H NMR、NOE 和 TOCSY 实验确定。源自烷基胺(良好催化剂)的脯氨酸酰胺形成高浓度的烯胺,该烯胺仅缓慢(数天)转化为惰性咪唑啉酮的单一非对映异构体。相比之下,另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脯氨酸磺酰胺,会立即形成反应性咪唑啉酮,迅速开环并与其他醛交换。这大概是将亚胺离子和烯胺滴入催化循环中。因此,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导致有效的催化。这些机械见解现在应该允许对使用醛的烯胺反应进行
    DOI:
    10.1002/ejoc.201201174
  • 作为试剂:
    描述:
    仲辛酮(p-cymene)ruthenium(II) chloride(4-(trifluoromethyl)phenyl)-L-proline amide 、 sodium formate 作用下, 反应 3.0h, 生成 (S)-(+)-2-辛醇L-2-辛醇
    参考文献:
    名称:
    评价不对称催化剂还原脂肪族酮的筛选方法
    摘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钌在脯氨酰胺配体的协助下,ATH催化ATH还原水中的脂肪族酮,会生成对映体过量的醇。提出了一组七种脂肪族酮,用于通过一锅多底物还原来快速评估催化剂的对映选择性。对脯氨酰胺的文库的筛选显示,根据酮的结构,不同的配体给出了最佳的不对称诱导。
    DOI:
    10.1016/j.tetlet.2011.01.1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valuation of Ligands for Ketone Reduction by Asymmetric Hydride Transfer in Water by Multi‐Substrate Screening
    作者:Saoussen Zeror、Jacqueline Collin、Jean‐Claude Fiaud、Louisa Aribi Zouioueche
    DOI:10.1002/adsc.200700272
    日期:2008.1.4
    Various ligands for the ruthen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reduction of ketones in wat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Multi-substrate reac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proline amides and aminoalcohol ligands. Two sets of six aromatic ketones have been selec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nantiomeric excesses of all the resulting alcohols by a single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已经研究了用于钌催化的水中酮对映选择性还原的各种配体。为了比较各种脯氨酸酰胺和氨基醇配体,已经进行了多底物反应。为了通过单次色谱分析评估所有所得醇的对映体过量,已选择了两组六种芳族酮。由(1 R,2 S)-顺式制备的脯氨酸酰胺衍生物-氨基茚满醇显示为多底物还原反应中使用的大多数酮的最佳配体。该配体已用于多种其他芳香族酮的对映选择性还原,并且在所有情况下,与我们以前的工作中使用的苯脯氨酰胺相比,对映体过量都得到了改善。
  • The Stability of Imidazolidinones is the Primary Influence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Proline Amides and Proline Sulfonamides in Enamine Catalysis Using Alkyl Aldehyde Substrates
    作者:Sergey Tin、José A. Fuentes、Tomas Lebl、Matthew L. Clarke
    DOI:10.1002/ejoc.201201174
    日期:2013.1
    catalyst) form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enamine that is only slowly (days) converted into a single diastereomer of an inert imidazolidinone. In contrast, another good catalyst, a proline sulfonamide, immediately forms a reactive imidazolidinone, that rapidly ring-opens and exchanges with other aldehydes. This presumably drip-feeds iminium ions and enamines into the catalytic cycle. Thus, there are two quite
    一些 N 取代的脯氨酸衍生物催化烷基醛与亲电伙伴的反应,而其他的则产生可忽略不计的产物。已经研究了醛和脯氨酸衍生物之间的关键反应,并提出了观察到的反应性的基本原理。源自芳香胺(不良催化剂)的简单脯氨酸酰胺以烯胺为代价非常迅速地形成稳定的咪唑烷酮,后者被检测到,如果有的话,不到一个小时。碱性较低的脯氨酸酰胺形成咪唑烷酮的动力学非对映异构体,非常缓慢地反转其立体化学以产生最终的热力学产物。这些非对映体的立体化学完全由 1H NMR、NOE 和 TOCSY 实验确定。源自烷基胺(良好催化剂)的脯氨酸酰胺形成高浓度的烯胺,该烯胺仅缓慢(数天)转化为惰性咪唑啉酮的单一非对映异构体。相比之下,另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脯氨酸磺酰胺,会立即形成反应性咪唑啉酮,迅速开环并与其他醛交换。这大概是将亚胺离子和烯胺滴入催化循环中。因此,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导致有效的催化。这些机械见解现在应该允许对使用醛的烯胺反应进行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