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chlorophenyl)-3-phenyl-1H-pyrazole | 1002334-3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chlorophenyl)-3-phenyl-1H-pyrazole
英文别名
4-(4-chlorophenyl)-3-phenyl-1H-Pyrazole;4-(4-chlorophenyl)-5-phenyl-1H-pyrazole
4-(4-chlorophenyl)-3-phenyl-1H-pyrazole化学式
CAS
1002334-31-7
化学式
C15H11ClN2
mdl
——
分子量
254.719
InChiKey
NBEBCEWBUQZVM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苯磺酰胺-3-硼酸频哪醇酯4-(4-chlorophenyl)-3-phenyl-1H-pyrazole 在 XPhos Pd G3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19 %的产率得到3-[4-(3-phenyl-1H-pyrazol-4-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 1H-吡唑联芳基磺酰胺作为新型 G2019S-LRRK2 激酶抑制剂
    摘要:
    G2019S (GS) 是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激酶 2 基因 ( LRRK2 )中最普遍的突变,LRR​​K2 是帕金森病和某些癌症常见的遗传易感性,并且是克罗恩病的共同风险等位基因. GS-LRRK2 具有过度活跃的激酶,尽管许多药物发现计划都针对 LRRK2 激酶,但很少有达到临床开发的。我们报告了一种全新结构类别的有效和选择性 GS-LRRK2 激酶抑制剂的发现和初步开发:biaryl-1 H -pyrazoles。
    DOI:
    10.1021/acsmedchemlett.2c00116
  • 作为产物:
    描述:
    4-(4-chlorophenyl)-1-(4-methoxyphenyl)-3-phenyl-1H-pyrazole 在 ammonium cerium(IV) nit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63%的产率得到4-(4-chlorophenyl)-3-phenyl-1H-py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烷硼酸酯的亚砜环加成路线。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7037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suda borylation–Suzuki coupling (MBSC) sequence of vinylhalid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one-pot synthesis of 3,4-biarylpyrazoles
    作者:Boris O. A. Tasch、Lisa Bensch、Dragutin Antovic、Thomas J. J. Müller
    DOI:10.1039/c3ob41249k
    日期:——
    The Masuda borylation–Suzuki coupling (MBSC) sequence was successfully extended to the challenging coupling of vinylhalides with various (hetero)arylhalides using sterically hindered phosphane ligands. Starting from (hetero)arylhalides and α-bromocinnamaldehyde, the sequentially Pd-catalyzed process selectively furnishes α,β-substituted cinnamaldehydes without affecting the reactivity of the Michael system. These intermediates were implemented as entries into a novel synthesis of 3,4-diaryl 1H-pyrazoles in the fashion of a three-step one-pot procedure consisting of a Masuda borylation–Suzuki coupling and subsequent Michael addition–cyclocondensation–elimination sequence.
    Masuda borylationâSuzuki 偶联(MBSC)序列成功地扩展到了使用立体受阻膦烷配体乙烯基卤化物与各种(杂)芳基卤化物的高难度偶联。从(杂)芳基卤化物和δ-肉桂醛开始,在 Pd 催化下依次选择性地生成δ、δ² 取代的肉桂醛,而不会影响迈克尔体系的反应活性。这些中间体作为新合成 3,4-二芳基 1H-吡唑的入口,采用三步一步法合成,包括 Masuda 玻里化-铃木偶联和随后的迈克尔加成-环缩合-消除顺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