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hexadecylphthalamic acid | 135369-9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hexadecylphthalamic acid
英文别名
N-hexadecyl phthalamic;2-(hexadecylcarbamoyl)benzoic acid
N-hexadecylphthalamic acid化学式
CAS
135369-95-8
化学式
C24H39NO3
mdl
——
分子量
389.579
InChiKey
KJJKANHJKSOLR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1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hexadecylphthalamic acid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sodium;2-(hexadecylcarbamoyl)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单烷基酰胺邻苯二甲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邻苯二甲酸单烷基酰胺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并报道了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单烷基酰胺邻苯二甲酸是通过使用伯脂族胺(月桂基,肉豆蔻基,十六烷基)和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酰胺化合成的。它们通过IR,1 H 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用氢氧化钠中和前体酸来制备单烷基酰胺邻苯二甲酸钠表面活性剂。它们的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30-38 MN米-1以10浓度水平-4摩尔大号-1。
    DOI:
    10.1007/s11743-011-1325-9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酐十六胺丙酮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N-hexadecylphthalam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由邻苯二甲酸衍生物和伯烷基胺形成的可缩放的两组分胶凝剂:协同组装中的酸碱相互作用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碳链尾巴的邻苯二甲酸衍生物(P)作为单组分胶凝剂。单组分胶凝剂P和非胶凝添加剂正烷基胺A通过酸碱相互作用的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型的相选择两组分胶凝剂PA。研究了P和PA的胶凝能力,相应凝胶的结构,形态,热力学和流变性质。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A的NH和P的羰基氧之间形成的PA中的H键网络改变了胶凝剂P的组装过程。粗制的PA可以一步一步合成而无需任何纯化,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凝胶化油相而无需进行任何纯化。典型的加热-冷却过程。而且,
    DOI:
    10.1039/c7sm00797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烷基邻苯二甲酰胺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申请人:江苏顶塑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333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本发明公开了N‑烷基邻苯二甲酰胺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属于热塑性化橡胶的技术领域,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的TPV中爽滑剂易析出问题。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R为烷基基团;其制备方法为:在高温条件下将按1:1的摩尔比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邻苯二甲酰胺酸和烷胺进行蒸馏,冷却后减压抽滤,最后干燥制得白色蜡状或微黄色固体的N‑烷基邻苯二甲酰胺酸衍生物成品。本发明合成的成品可作为爽滑剂用于TPV中,其具有爽滑效果优良、使用过程中耐析出的优点;另外,本发明合成的成品还可作为爽滑剂应用于塑料、橡胶、其他热塑性弹性体以及油墨中,起到爽滑、抗粘合的效果。
  • CYCLIC AMIDOCARBOXY SURFACTANTS, SYNTHESIS AND USE THEREOF
    申请人:STEPAN COMPANY
    公开号:EP0486510B1
    公开(公告)日:1996-02-1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