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deuterio-1-(4-methylphenyl)sulfonyl-2-[(2,2,6,6-tetramethylpiperidin-1-yl)oxymethyl]-3H-indole | 1390659-5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deuterio-1-(4-methylphenyl)sulfonyl-2-[(2,2,6,6-tetramethylpiperidin-1-yl)oxymethyl]-3H-indole
英文别名
——
2-deuterio-1-(4-methylphenyl)sulfonyl-2-[(2,2,6,6-tetramethylpiperidin-1-yl)oxymethyl]-3H-indole化学式
CAS
1390659-56-9
化学式
C25H34N2O3S
mdl
——
分子量
443.615
InChiKey
VOIZBUMNRVXIGK-KRLANHA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2
  • 拓扑面积:
    5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2-deuterioallyl)aniline 、 对甲苯磺酰氯吡啶 、 copper(II) 2-ethylhexanoate 、 四丁基醋酸铵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25h, 生成 2-deuterio-1-(4-methylphenyl)sulfonyl-2-[(2,2,6,6-tetramethylpiperidin-1-yl)oxymethyl]-3H-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烃顺式氨基化的证据,氨氧化案例研究:动力学、EPR 光谱和 DFT 计算
    摘要:
    烯烃双官能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很重要。我们最近表明,铜(II)配合物可以促进和催化分子内烯烃氨基氧化、碳胺化和二胺化反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告了对铜(II)促进的烯烃氨基氧化反应机理的综合实验和理论研究。动力学实验揭示了一个机制途径,涉及羧酸铜(II)络合物和γ-烯基磺酰胺底物之间的平衡反应以及N + Cu在烯烃上的限速分子内顺式加成。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支持顺式氨基铜是速率决定步骤。紫外/可见光谱支持碱基在羧酸铜 (II) 二聚体分解成单体物质中的作用。电子顺磁共振 (EPR) 谱为具有 Cu II氧化态的动力学能力 N - Cu 中间体提供了证据。由于我们开发的Cu II促进和催化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之间高度相似的立体化学和反应性趋势,顺式氨基铜化机制可以合理地推广到整个反应类别。本报告中公开的方法和发现对于其他羧酸铜(II)促进的反应,特别是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反应的机理分析和优化也应该证明是有价值的。
    DOI:
    10.1002/chem.2011017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t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pper-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Alkene Aminooxygenation
    作者:Monissa C. Paderes、Jerome B. Keister、Sherry R. Chemler
    DOI:10.1021/jo3023632
    日期:2013.1.18
    The catalytic asymmetric aminooxygenation of alkenes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 to prepare chiral vicinal amino alcohols. We have reported a copper(II)-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alkene aminooxygenation, using (2,2,6,6-tetramethylpiperidin-1-yl)oxyl (TEMPO) as the oxygen source, which results in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indolines and pyrrolidines. Herein we disclose
    烯烃的催化不对称氨基氧化为制备手性邻氨基醇提供了一种有效且直接的方法。我们报道了铜 (II) 催化的对映选择性分子内烯烃氨基氧化,使用 (2,2,6,6-四甲基哌啶-1-基) 氧基 (TEMPO) 作为氧源,从而合成手性二氢吲哚和吡咯烷. 在此,我们公开了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在底物和 [Cu( R,R )-Ph-双(恶唑啉)]OTf 2催化剂中都是一级反应,而在 TEMPO 中是零级反应。此外,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支持顺式-氨基铜化步骤,即在烯烃上添加 N-Cu,是限速步骤。如氘标记实验所示,随后形成碳自由基中间体和用 TEMPO 直接捕获碳自由基是 C-O 键形成的指示机制。配体屏幕显示双(恶唑啉) 上的C(4)-苯基取代是高不对称诱导的最佳选择。底物N-磺酰基的大小也影响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证明了制备规模的催化氨基氧化反应(克规模),并且在更大规模的反应中发现了对反应温度的意外依赖性。
  • Evidence for Alkene cis-Aminocupration, an Aminooxygenation Case Study: Kinetics, EPR Spectroscopy, and DFT Calculations
    作者:Monissa C. Paderes、Lee Belding、Branden Fanovic、Travis Dudding、Jerome B. Keister、Sherry R. Chemler
    DOI:10.1002/chem.201101703
    日期:2012.2.6
    revealed a mechanistic pathway involving an equilibrium reaction between a copper(II) carboxylate complex and the γ‐alkenyl sulfonamide substrate and a rate‐limiting intramolecular cis‐addition of NCu across the olefin. Kinetic isotope effect studies support that the cis‐aminocupration i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UV/Vis spectra support a role for the base in the break‐up of copper(II) carboxylate dimer
    烯烃双官能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很重要。我们最近表明,铜(II)配合物可以促进和催化分子内烯烃氨基氧化、碳胺化和二胺化反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告了对铜(II)促进的烯烃氨基氧化反应机理的综合实验和理论研究。动力学实验揭示了一个机制途径,涉及羧酸铜(II)络合物和γ-烯基磺酰胺底物之间的平衡反应以及N + Cu在烯烃上的限速分子内顺式加成。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支持顺式氨基铜是速率决定步骤。紫外/可见光谱支持碱基在羧酸铜 (II) 二聚体分解成单体物质中的作用。电子顺磁共振 (EPR) 谱为具有 Cu II氧化态的动力学能力 N - Cu 中间体提供了证据。由于我们开发的Cu II促进和催化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之间高度相似的立体化学和反应性趋势,顺式氨基铜化机制可以合理地推广到整个反应类别。本报告中公开的方法和发现对于其他羧酸铜(II)促进的反应,特别是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反应的机理分析和优化也应该证明是有价值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