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N-methyl-6-tridecyluracil | 180986-9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N-methyl-6-tridecyluracil
英文别名
1-Methyl-6-tridecylpyrimidine-2,4-dione
1-N-methyl-6-tridecyluracil化学式
CAS
180986-98-5
化学式
C18H32N2O2
mdl
——
分子量
308.464
InChiKey
SQTZCYWPNZQWS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49.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6-Bis(hexanoylamino)pyridine1-N-methyl-6-tridecyluracil氘代氯仿 为溶剂, 生成 Hexanoic acid (6-hexanoylamino-pyridin-2-yl)-amide; compound with 1-methyl-6-tridecyl-1H-pyrimidine-2,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氨基吡啶和二氨基三嗪的氢键复合物:酰化作用对复合物稳定性的相反作用。
    摘要:
    研究了几种2,4-二氨基-s-三嗪,2,6-二氨基吡啶及其酰化衍生物与尿嘧啶衍生物的缔合行为。在溶液(1)中,使用了H-NMR和IR光谱,并且在固态下作为(共)晶体使用了X射线衍射。2,6-二氨基吡啶的酰化导致CDCl(3)与N-丙基胸腺嘧啶配合物的缔合常数从84增加到440-920 M(-)(1),而二氨基-s-三嗪的酰化导致N-丙基胸腺嘧啶配合物的缔合常数从890急剧下降到大约 6 M(-)(1)。这种现象与这些化合物的不同构象偏好有关。双(酰基氨基)吡啶中的酰胺基优选反式构象,其中羰基相对于环氮是反式的并且与芳环共面。然而,双(酰基氨基)三嗪的酰胺主要以顺式构象存在。顺式酰胺和尿嘧啶羰基之间的排斥性第二静电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双(酰基氨基)三嗪与尿嘧啶的络合物的低缔合常数的原因。双(酰基氨基)三嗪相对较高的二聚常数已经通过通过四重氢键二聚的强烈趋势而合理化。
    DOI:
    10.1021/jo960612v
  • 作为产物:
    描述:
    Hexanoic acid (6-hexanoylamino-pyridin-2-yl)-amide; compound with 1-methyl-6-tridecyl-1H-pyrimidine-2,4-dione 以 氘代氯仿 为溶剂, 生成 2,6-Bis(hexanoylamino)pyridine1-N-methyl-6-tridecyluracil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氨基吡啶和二氨基三嗪的氢键复合物:酰化作用对复合物稳定性的相反作用。
    摘要:
    研究了几种2,4-二氨基-s-三嗪,2,6-二氨基吡啶及其酰化衍生物与尿嘧啶衍生物的缔合行为。在溶液(1)中,使用了H-NMR和IR光谱,并且在固态下作为(共)晶体使用了X射线衍射。2,6-二氨基吡啶的酰化导致CDCl(3)与N-丙基胸腺嘧啶配合物的缔合常数从84增加到440-920 M(-)(1),而二氨基-s-三嗪的酰化导致N-丙基胸腺嘧啶配合物的缔合常数从890急剧下降到大约 6 M(-)(1)。这种现象与这些化合物的不同构象偏好有关。双(酰基氨基)吡啶中的酰胺基优选反式构象,其中羰基相对于环氮是反式的并且与芳环共面。然而,双(酰基氨基)三嗪的酰胺主要以顺式构象存在。顺式酰胺和尿嘧啶羰基之间的排斥性第二静电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双(酰基氨基)三嗪与尿嘧啶的络合物的低缔合常数的原因。双(酰基氨基)三嗪相对较高的二聚常数已经通过通过四重氢键二聚的强烈趋势而合理化。
    DOI:
    10.1021/jo960612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gen-Bonded Complexes of Diaminopyridines and Diaminotriazines:  Opposite Effect of Acylation on Complex Stabilities
    作者:Felix H. Beijer、Rint P. Sijbesma、Jef A. J. M. Vekemans、E. W. Meijer、Huub Kooijman、Anthony L. Spek
    DOI:10.1021/jo960612v
    日期:1996.1.1
    from 890 to ca. 6 M(-)(1). This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conformational preferences of these compounds. The amide groups in bis(acylamino)pyridines prefer a trans conformation, with the carbonyl group anti with respect to the ring nitrogen and coplanar with the aromatic ring. The amides of bis(acylamino)triazines, however, reside predominantly in a cis conformation. Repulsive secondary electrostatic
    研究了几种2,4-二氨基-s-三嗪,2,6-二氨基吡啶及其酰化衍生物与尿嘧啶衍生物的缔合行为。在溶液(1)中,使用了H-NMR和IR光谱,并且在固态下作为(共)晶体使用了X射线衍射。2,6-二氨基吡啶的酰化导致CDCl(3)与N-丙基胸腺嘧啶配合物的缔合常数从84增加到440-920 M(-)(1),而二氨基-s-三嗪的酰化导致N-丙基胸腺嘧啶配合物的缔合常数从890急剧下降到大约 6 M(-)(1)。这种现象与这些化合物的不同构象偏好有关。双(酰基氨基)吡啶中的酰胺基优选反式构象,其中羰基相对于环氮是反式的并且与芳环共面。然而,双(酰基氨基)三嗪的酰胺主要以顺式构象存在。顺式酰胺和尿嘧啶羰基之间的排斥性第二静电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双(酰基氨基)三嗪与尿嘧啶的络合物的低缔合常数的原因。双(酰基氨基)三嗪相对较高的二聚常数已经通过通过四重氢键二聚的强烈趋势而合理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