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H-Leu-Tyr-Arg-Ala-Gly-Ala-Gly-Gly-Pro-Cys-Arg-Ala-Glu-Tyr-Ser-NH2 | 1166833-6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Leu-Tyr-Arg-Ala-Gly-Ala-Gly-Gly-Pro-Cys-Arg-Ala-Glu-Tyr-Ser-NH2
英文别名
H-LYRAGAG2PCRAEYS-NH2;(4S)-5-[[(2S)-1-[[(2S)-1-amino-3-hydroxy-1-oxopropan-2-yl]amino]-3-(4-hydroxyphenyl)-1-oxopropan-2-yl]amino]-4-[[(2S)-2-[[(2S)-2-[[(2R)-2-[[(2S)-1-[2-[[2-[[(2S)-2-[[2-[[(2S)-2-[[(2S)-2-[[(2S)-2-[[(2S)-2-amino-4-methylpentanoyl]amino]-3-(4-hydroxyphenyl)propanoyl]amino]-5-(diaminomethylideneamino)pentanoyl]amino]propanoyl]amino]acetyl]amino]propanoyl]amino]acetyl]amino]acetyl]pyrrolidine-2-carbonyl]amino]-3-sulfanylpropanoyl]amino]-5-(diaminomethylideneamino)pentanoyl]amino]propanoyl]amino]-5-oxopentanoic acid
H-Leu-Tyr-Arg-Ala-Gly-Ala-Gly-Gly-Pro-Cys-Arg-Ala-Glu-Tyr-Ser-NH2化学式
CAS
1166833-61-9
化学式
C67H104N22O20S
mdl
——
分子量
1569.76
InChiKey
NJNSOVFNIBCFQH-DVONIQM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3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4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696
  • 氢给体数:
    24
  • 氢受体数:
    2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H-Leu-Tyr-Arg-Ala-Gly-SCH2CH2CONHCH2CONH2 、 H-AG2PCRAEYS-NH2 在 sodium dihydrogenphosphatetriscarboxyethylphosphan苯硫酚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43.5%的产率得到H-Leu-Tyr-Arg-Ala-Gly-Ala-Gly-Gly-Pro-Cys-Arg-Ala-Glu-Tyr-Ser-NH2
    参考文献:
    名称:
    内部半胱氨酸加速基于硫酯的肽连接
    摘要:
    硫酯介导的肽偶联反应是蛋白质合成中的有力工具。片段偶联在包含 N 端半胱氨酸残基的连接位点发生得非常快。这种天然化学连接涉及一个捕获步骤,该步骤将酰基组分固定在 N 端氨基的紧邻处。随后的分子内 S,N-酰基转移步骤通过熵有利的五元环中间体进行。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导致大环中间体形成的内部半胱氨酸残基序列是否也能够加速基于硫酯的片段偶联的速率。目的是确定距离要求,使内部半胱氨酸介导的连接反应能够以合成有用的速率进行。发现与缺乏半胱氨酸的对照肽相比,适当定位的半胱氨酸残基可以诱导高达 25 倍的速率增强。当内部硫醇氨基酸掺入 C 端偶联片段 N 端的第五或第六位时,连接速率和产率最高。研究结果揭示了大环中间体的大小与肽连接的难易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内部半胱氨酸连接可能提供机会将难以通过天然化学连接(例如 Pro-Cys 键)获得的氨基酸半胱氨酸键移动 4-5 个氨基酸到 N 端。(© Wiley-VCH
    DOI:
    10.1002/ejoc.200900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nal Cysteine Accelerates Thioester-Based Peptide Ligation
    作者:Christian Haase、Oliver Seitz
    DOI:10.1002/ejoc.200900024
    日期:2009.5
    Thioester-mediated peptide coupling reactions are powerful tools in protein synthesis. The fragment coupling occurs extremely fast at ligation sites that contain an N-terminal cysteine residue. This native chemical ligation involves a capture step that affixes the acyl component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N-terminal amino group. The subsequent intramolecular S,N-acyl transfer step proceeds via an entropically
    硫酯介导的肽偶联反应是蛋白质合成中的有力工具。片段偶联在包含 N 端半胱氨酸残基的连接位点发生得非常快。这种天然化学连接涉及一个捕获步骤,该步骤将酰基组分固定在 N 端氨基的紧邻处。随后的分子内 S,N-酰基转移步骤通过熵有利的五元环中间体进行。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导致大环中间体形成的内部半胱氨酸残基序列是否也能够加速基于硫酯的片段偶联的速率。目的是确定距离要求,使内部半胱氨酸介导的连接反应能够以合成有用的速率进行。发现与缺乏半胱氨酸的对照肽相比,适当定位的半胱氨酸残基可以诱导高达 25 倍的速率增强。当内部硫醇氨基酸掺入 C 端偶联片段 N 端的第五或第六位时,连接速率和产率最高。研究结果揭示了大环中间体的大小与肽连接的难易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内部半胱氨酸连接可能提供机会将难以通过天然化学连接(例如 Pro-Cys 键)获得的氨基酸半胱氨酸键移动 4-5 个氨基酸到 N 端。(© Wiley-VC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