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3,5-bis((4,5-dihydro-1H-imidazol-2-yl)aminomethyl)-2,4,6-triethylbenzene | 340722-5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3,5-bis((4,5-dihydro-1H-imidazol-2-yl)aminomethyl)-2,4,6-tri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N-[[3,5-bis[(4,5-dihydro-1H-imidazol-2-ylamino)methyl]-2,4,6-triethylphenyl]methyl]carbamate
1-[[(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3,5-bis((4,5-dihydro-1H-imidazol-2-yl)aminomethyl)-2,4,6-tri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340722-54-5
化学式
C26H43N7O2
mdl
——
分子量
485.673
InChiKey
LQFFIOWYVSQWN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111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3,5-bis((4,5-dihydro-1H-imidazol-2-yl)aminomethyl)-2,4,6-triethylbenzene三氟乙酸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100%的产率得到1,3-bis((4,5-dihydro-1H-imidazol-2-yl)aminomethyl)-5-aminomethyl-2,4,6-tri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胍/硼酸基团的羧酸盐,α-羟基羧酸盐和二醇络合的受体的热力学分析:结合和协同作用的驱动力。
    摘要:
    通过确定各种不同的客体对四种不同主体的结合常数,研究了胍盐和硼酸与羧酸盐,α-羟基羧酸盐和二醇相互作用的热力学(7-10)。每个宿主包含胍基和硼酸的不同组合。来宾包括具有羧酸盐和/或二醇部分的分子,例如柠檬酸盐,酒石酸盐和果糖等。结合的吉布斯自由能通过指示剂位移测定法通过UV / Vis吸收光谱法测定。基于三个胍基的受体(7)对三羧酸盐客体具有选择性。与仅包含羧酸盐或链烷二醇的客人相比,掺入硼酸(8-10)的受体对包括α-羟基羧酸盐和邻苯二酚部分的客人具有更高的亲和力。等温滴定量热法揭示了焓和熵对结合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贡献。用宿主7-10研究了柠檬酸盐和酒石酸盐的结合,对于宿主7-10,所有结合事件都是放热的,具有正熵。由于宿主8-10的选择性,还研究了一种简单的硼酸(14),并确定其对α-羟基羧酸盐和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优于氨基酸和链烷二醇。此外,还研究了8和9在结合酒石酸盐中的协同作用,发现
    DOI:
    10.1002/chem.200305737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硫基)-2-咪唑啉 、 1-[[(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3,5-bis(aminomethyl)-2,4,6-triethylbenzene diacetate salt 反应 72.0h, 以64%的产率得到1-[[(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3,5-bis((4,5-dihydro-1H-imidazol-2-yl)aminomethyl)-2,4,6-tri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胍/硼酸基团的羧酸盐,α-羟基羧酸盐和二醇络合的受体的热力学分析:结合和协同作用的驱动力。
    摘要:
    通过确定各种不同的客体对四种不同主体的结合常数,研究了胍盐和硼酸与羧酸盐,α-羟基羧酸盐和二醇相互作用的热力学(7-10)。每个宿主包含胍基和硼酸的不同组合。来宾包括具有羧酸盐和/或二醇部分的分子,例如柠檬酸盐,酒石酸盐和果糖等。结合的吉布斯自由能通过指示剂位移测定法通过UV / Vis吸收光谱法测定。基于三个胍基的受体(7)对三羧酸盐客体具有选择性。与仅包含羧酸盐或链烷二醇的客人相比,掺入硼酸(8-10)的受体对包括α-羟基羧酸盐和邻苯二酚部分的客人具有更高的亲和力。等温滴定量热法揭示了焓和熵对结合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贡献。用宿主7-10研究了柠檬酸盐和酒石酸盐的结合,对于宿主7-10,所有结合事件都是放热的,具有正熵。由于宿主8-10的选择性,还研究了一种简单的硼酸(14),并确定其对α-羟基羧酸盐和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优于氨基酸和链烷二醇。此外,还研究了8和9在结合酒石酸盐中的协同作用,发现
    DOI:
    10.1002/chem.2003057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7316899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316899B2
    公开(公告)日:2008-01-08
  •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Receptors Based on Guanidinium/Boronic Acid Groups for the Complexation of Carboxylates,α-Hydroxycarboxylates, and Diols: Driving Force for Binding and Cooperativity
    作者:Sheryl L. Wiskur、John J. Lavigne、Axel Metzger、Suzanne L. Tobey、Vincent Lynch、Eric V. Anslyn
    DOI:10.1002/chem.200305737
    日期:2004.8.6
    thermodynamics of guanidinium and boronic acid interactions with carboxylates, alpha-hydroxycarboxylates, and diols were studied by determination of the binding constants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guests to four different hosts (7-10). Each host contains a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guanidinium groups and boronic acids. The guests included molecules with carboxylate and/or diol moieties, such as citrate, tartrate
    通过确定各种不同的客体对四种不同主体的结合常数,研究了胍盐和硼酸与羧酸盐,α-羟基羧酸盐和二醇相互作用的热力学(7-10)。每个宿主包含胍基和硼酸的不同组合。来宾包括具有羧酸盐和/或二醇部分的分子,例如柠檬酸盐,酒石酸盐和果糖等。结合的吉布斯自由能通过指示剂位移测定法通过UV / Vis吸收光谱法测定。基于三个胍基的受体(7)对三羧酸盐客体具有选择性。与仅包含羧酸盐或链烷二醇的客人相比,掺入硼酸(8-10)的受体对包括α-羟基羧酸盐和邻苯二酚部分的客人具有更高的亲和力。等温滴定量热法揭示了焓和熵对结合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贡献。用宿主7-10研究了柠檬酸盐和酒石酸盐的结合,对于宿主7-10,所有结合事件都是放热的,具有正熵。由于宿主8-10的选择性,还研究了一种简单的硼酸(14),并确定其对α-羟基羧酸盐和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优于氨基酸和链烷二醇。此外,还研究了8和9在结合酒石酸盐中的协同作用,发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