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S)-2-((1S,2R)-2-allylcyclopropyl)-1-(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1,2-dimethyl-1H-benzo[d]imidazole | 1016895-5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S)-2-((1S,2R)-2-allylcyclopropyl)-1-(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1,2-dimethyl-1H-benzo[d]imidazole
英文别名
——
5-((S)-2-((1S,2R)-2-allylcyclopropyl)-1-(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1,2-dimethyl-1H-benzo[d]imidazole化学式
CAS
1016895-53-6
化学式
C23H36N2OSi
mdl
——
分子量
384.637
InChiKey
MGMHCADYOLQNBH-LZNRXBQ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5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1
  • 拓扑面积:
    27.0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S)-2-((1S,2R)-2-allylcyclopropyl)-1-(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1,2-dimethyl-1H-benzo[d]imidazole甲醇 、 camphor-10-sulfonic acid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4%的产率得到(S)-2-((1S,2R)-2-allylcyclopropyl)-1-(1,2-dimethyl-1H-benzo[d]imidazol-5-yl)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产物可作为抗癌药物发现的先导:通过对埃坡霉素支架进行重新设计,发现了新的化学型微管稳定剂。
    摘要:
    埃博洛酮是具有有效的微管稳定和抗增殖活性的细菌大环内酯类,已成功地用作发现多种临床治疗癌症候选药物的先导结构。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七种埃博霉素类药物已经在人体中进行了临床评估,其中一种已在2007年被FDA批准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尽管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但是,已经(或仍在)临床研究的埃博霉素类似物的集合所代表的结构多样性是相当有限的,并且它们的个体结构与原始天然产物的线索显示出很小的差异。相比之下,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埃博霉素衍生的大内酯,其整体结构特征明显不同于天然埃博霉素支架的结构特征,因此定义了微管稳定剂的新结构家族。我们的超修饰策略的关键要素是自然环氧化物的几何形状从顺式变为反式,构象约束侧链的结合,C(3)-羟基的去除以及用氮取代C(12)。后一种修饰导致可被称为“非天然天然产物”的氮杂大环内酯。除去C(3)-羟基,并用氮取代C(12)。后一种修饰导致可被称为“非天
    DOI:
    10.2533/chimia.2010.8
  • 作为产物:
    描述:
    3-((1R,2S)-2-((S)-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1,2-dimethyl-1H-benzo[d]imidazol-5-yl)ethyl)cyclopropyl)propan-1-ol2-硝基苯基丝氰酸酯三丁基膦双氧水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25h, 以90%的产率得到5-((S)-2-((1S,2R)-2-allylcyclopropyl)-1-(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1,2-dimethyl-1H-benzo[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强大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的高度修饰的埃坡霉素类似物的全合成。
    摘要:
    通过烯丙基醇17的立体选择性环丙烷化和以二烯22为关键步骤的闭环烯烃复分解,已经实现了高度改性的埃坡霉素类似物1和2的聚合全合成。尽管这些类似物与天然埃博霉素支架之间存在显着的结构差异,但1和2是微管蛋白聚合的有效诱导剂,并在体外以亚nM IC50值抑制人癌细胞的生长。
    DOI:
    10.1021/ol800089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