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X射线分析和光谱技术确定了5-羟基-3,5-二甲基-1- S-甲基异硫代氨基甲酰基-2-吡唑啉碘化物(HDMCPI)的结构,其为3-氨基吡唑衍生物的环状中间体。在碱性水溶液中处理HDMCPI时,出乎意料地产生了4-乙酰基3(5)-氨基-5(3)-甲基吡唑(AAMP)。通过1 H和13监测HDMCPI的反应13 C NMR光谱。结果表明,酮亚胺互变异构体是唯一的互变异构形式。密度泛函理论解释了酮亚胺互变异构体的自发形成,其存在是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碳负离子的主要条件。碳负离子进一步进行环化并消除MeSH,从而产生AAMP。在乙酰丙酮与硫代氨基脲代替S-甲基异硫代氨基脲的反应中,没有痕量的AAMP。该结果可以归因于互变异构平衡中不存在酮亚胺形式,这将为亲核攻击和进一步环化提供碳负离子的形成。
通过X射线分析和光谱技术确定了5-羟基-3,5-二甲基-1- S-甲基异硫代氨基甲酰基-2-吡唑啉碘化物(HDMCPI)的结构,其为3-氨基吡唑衍生物的环状中间体。在碱性水溶液中处理HDMCPI时,出乎意料地产生了4-乙酰基3(5)-氨基-5(3)-甲基吡唑(AAMP)。通过1 H和13监测HDMCPI的反应13 C NMR光谱。结果表明,酮亚胺互变异构体是唯一的互变异构形式。密度泛函理论解释了酮亚胺互变异构体的自发形成,其存在是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碳负离子的主要条件。碳负离子进一步进行环化并消除MeSH,从而产生AAMP。在乙酰丙酮与硫代氨基脲代替S-甲基异硫代氨基脲的反应中,没有痕量的AAMP。该结果可以归因于互变异构平衡中不存在酮亚胺形式,这将为亲核攻击和进一步环化提供碳负离子的形成。
4-methoxy-salicylaldehyde in presence of Fe(ClO4)3 and NaN3 resulted in a mixed ligand complex, [Fe(L)N3], where L is N2O2-chelating thiosemicarbazidato ligand formed by template condensation. The first iron complex of the thiosemicarbazidato structure bearing a nitrogen ligand instead of chlorine in the 5th coordination site of iron(III) was characterized by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