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zidopurin | 211-4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zidopurin
英文别名
7H-Tetrazolo<5,1-i>purin;Tetrazolo<5,1-i>purin;Tetrazolo<1,5-i>-purin;7(9)H-tetrazolo[5,1-i]purine;7H-Tetrazolo[5,1-i]purine;9H-tetrazolo[5,1-f]purine
Azidopurin化学式
CAS
211-42-7
化学式
C5H3N7
mdl
——
分子量
161.126
InChiKey
IJFNQZGFYGJHF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4.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zidopurin吡啶[Fe(porphine)Cl]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氯苯 为溶剂, 反应 28.5h, 生成 N-phenyl-7-tosyl-7H-purin-6-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自由基激活机制铁催化分子间 C-N 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
    在铁催化条件下,使用四唑、芳香族和脂肪族叠氮化物与硼酸,发现了分子间 C-N 交叉偶联胺化的概念。胺化遵循前所未有的金属自由基活化机制,不同于传统的金属催化的 C-N 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的范围已通过大量四唑、叠氮化物和硼酸的使用得到证明。此外,还展示了几种后期胺化反应和候选药物的简短合成,以供进一步的合成应用。总的来说,这种铁催化的 C-N 交叉偶联应该在药物化学、药物发现和制药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DOI:
    10.1021/jacs.3c05627
  • 作为产物:
    描述:
    6-肼基嘌呤溶剂黄146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Azidopurin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自由基激活机制铁催化分子间 C-N 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
    在铁催化条件下,使用四唑、芳香族和脂肪族叠氮化物与硼酸,发现了分子间 C-N 交叉偶联胺化的概念。胺化遵循前所未有的金属自由基活化机制,不同于传统的金属催化的 C-N 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的范围已通过大量四唑、叠氮化物和硼酸的使用得到证明。此外,还展示了几种后期胺化反应和候选药物的简短合成,以供进一步的合成应用。总的来说,这种铁催化的 C-N 交叉偶联应该在药物化学、药物发现和制药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DOI:
    10.1021/jacs.3c056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阿扎次黄嘌呤 钠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醇 苯酚,4-[2-[[7-氨基-2-(2-呋喃基)[1,2,4]三唑并[1,5-a][1,3,5]三嗪-5-基]氨基]乙氧基]- 替格雷洛-d7 替格瑞洛羟基杂质 替格瑞洛杂质R1788033-05-5摩科品牌提供图谱 替格瑞洛杂质K 替格瑞洛杂质J 替格瑞洛杂质H 替格瑞洛杂质F 替格瑞洛杂质85 替格瑞洛杂质27 替格瑞洛杂质 替格瑞洛杂质 替格瑞洛中间体1脱保护杂质 替格瑞洛 曲匹地尔 异亚丙基替卡格雷 布美地尔 唑嘧菌胺 唑嘧磺草胺 吡唑并[1,5-a]嘧啶-7(4H)-酮,2-甲基-6-硝基-,盐钠 去羟基乙氧基替格雷洛 去羟基乙氧基-2,3-O-(二甲基亚甲基)替格雷洛 化合物 T15173 v-三唑并[4,5-d]嘧啶,(3H),3-环戊基-7-偏基硫代- [[[3-(4,7-二氢-7-氧代-1H-1,2,3-三唑并[4,5-d]嘧啶-5-基)-4-丙氧基苯基]氨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1,2,4]噻唑并[1,5-c]嘧啶-5(6h)-酮 [1,2,4]三氮唑并[1,5-A]嘧啶-2-胺 [1,2,4]三唑并[3,4-f]嘧啶 [1,2,4]三唑并[1,5-a]嘧啶-7-酚,5-壬基- [1,2,4]三唑并[1,5-a]嘧啶-7(1H)-酮,2-甲基-6-硝基-,盐钠 [1,2,4]三唑并[1,5-A]嘧啶-2-羧酸甲酯 [1,2,4]三唑并[1,5-A]嘧啶-2-羧酸 [1,2,4]三唑[1,5,A]嘧啶-7-氨基 [(1R,3S)-3-(5-氨基-7-氯-3H-[1,2,3]三唑并[4,5-d]嘧啶-3-基)环戊基]甲醇 [(1R,3S)-3-(5,7-二氨基-3H-[1,2,3]三唑并[4,5-d]嘧啶-3-基)环戊基]甲醇 N-甲基-1H-1,2,3-三唑并[4,5-d]嘧啶-7-胺 N-(4'-氟丁酰苯)-4-(4-氯苯基)吡啶正离子 N-(2,6-二氯苯基)-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磺酰胺 N-(2,6-二氯-3-甲苯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1,5-a]嘧啶-2-磺酰胺 N-(2,6-二氯-3-甲基苯基)-5,7-二氯-1,2,4-三唑并[1,5-a]吡啶-2-磺酰胺 N-(1,5,6,7-四氢-3,6-二甲基-5,7-二氧代-1,2,4-三唑并[4,3-c]嘧啶-8-基)-乙酰胺 EED抑制剂(EEDINHIBITOR-1) 9H-7,8-二氢-(1,2,3)三唑并(4',5'-4,5)嘧啶并(6,1-b)(1,3)噻嗪-5(3H)-酮 9-乙基-2,4,7,8,9-五氮杂双环[4.3.0]壬-1,3,5,7-四烯-3,5-二胺 8-甲氧基-3-甲基-[1,2,4]三唑并[4,3-C]嘧啶 8-甲基-1,3,7,9-四氮杂双环[4.3.0]壬-2,4,6,8-四烯 8-溴-[1,2,4]三唑并[4,3-c]嘧啶 8-溴-5-(甲硫基)[1,2,4]三唑并[4,3-c]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