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3,5-dichlorophenoxy)benzylamine | 1153552-4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3,5-dichlorophenoxy)benzylamine
英文别名
[4-(3,5-dichlorophenoxy)phenyl]methanamine
4-(3,5-dichlorophenoxy)benzylamine化学式
CAS
1153552-46-5
化学式
C13H11Cl2NO
mdl
MFCD12036123
分子量
268.142
InChiKey
GISJYMYFSFTSA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6
  • 拓扑面积:
    35.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3,5-dichlorophenoxy)benzylamine盐酸 、 (benzotriazo-1-yloxy)tris(dimethylam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7.0h, 生成 (S)-2-amino-N-(4-(3,5-dichlorophenoxy)benzyl)propanamid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虚拟筛选发现有效和选择性共激活剂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抑制剂。
    摘要: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代表了肿瘤学和其他疾病领域的新兴靶标类别。到目前为止,鉴定PRMT抑制剂的最成功策略是筛选大中型化学文库。使用基于受体的计算方法开发PRMT抑制剂的尝试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在这里,使用虚拟筛选方法,我们识别出11种CARM1(PRMT4)抑制剂,其配体效率为0.28至0.84。通过正交方法进一步验证了CARM1选择性命中。两轮基于结构的优化产生了27种(SGC2085),一种具有IC 50的CARM1抑制剂50 nm的选择性和超过其他PRMT的数百倍的选择性。这些结果表明虚拟筛选策略可以成功地应用于Rossmann折叠蛋白甲基转移酶。
    DOI:
    10.1021/acs.jmedchem.6b00668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氟苯腈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4-(3,5-dichlorophenoxy)benz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含二芳基醚抗秋粘虫异恶唑啉衍生物的发现
    摘要:
    随着害虫抗药性的不断进化,传统杀虫剂防治秋粘虫(Spodoptera frugiperda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二芳基醚结构的新型异恶唑啉衍生物,大多数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基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分析,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分子结构,得到了化合物L35并测试了其活性。化合物L35 (LC 50 = 1.69 mg/L) 对草地夜蛾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 优于市售氟虫腈 (LC 50 = 70.78 mg/L) 和茚虫威 (LC 50 = 5.37 mg/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表明,L35可以上调昆虫体内 GABA 的水平。此外,分子对接和转录组学结果也表明,化合物L35可能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影响草地螽斯的神经系统。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我们能够得到化合物L35的两种对映体,杀虫活性测试表明S
    DOI:
    10.1021/acs.jafc.3c008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POSITION FOR AGRICULTURAL USE FOR CONTROLLING OR PREVENTING PLANT DISEASES CAUSED BY PLANT PATHOGENS
    申请人:Matsuzaki Yuichi
    公开号:US20110009454A1
    公开(公告)日:2011-01-13
    Disclosed is a composition for agricultural use, which is used for controlling or preventing plant diseases caused by plant pathogens. The composition for agricultural use contains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a salt thereof or a hydrate of the compound or the salt. (1) [In the formula, Z represents an oxygen atom, a sulfur atom or NR Z ; and E represents a furyl group, a thienyl group, a pyrrolyl group, a tetrazolyl group, a thiazolyl group, a pyrazolyl group, a phenyl group or the like.]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用途的组合物,用于控制或预防由植物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该农业用组合物含有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盐或该化合物或盐的合物。(1)[在该式中,Z代表氧原子、原子或NRZ;E代表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四唑基、噻唑基、吡唑基、苯基或类似基团。]
  • EP2248423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EN] COMPOSITION FOR AGRICULTURAL USE FOR CONTROLLING OR PREVENTING PLANT DISEASES CAUSED BY PLANT PATHOGENS<br/>[FR] COMPOSITION À USAGE AGRICOLE POUR LUTTER CONTRE OU EMPÊCHER DES MALADIES DE PLANTE PROVOQUÉES PAR DES AGENTS PATHOGÈNES DE PLANTE
    申请人:SUMITOMO CHEMICAL CO
    公开号:WO2009107764A1
    公开(公告)日:2009-09-03
     植物病原菌による植物病害を防除又は予防するための、式(1)〔式中、Zは、酸素原子、硫黄原子またはNRZを意味する;Eは、フリル基、チエニル基、ピロリル基、テトラゾリル基、チアゾリル基、ピラゾリル基またはフェニル基等を意味する〕で表される化合物もしくはその塩またはそれらの水和物を含有する農業用組成物等を提供す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