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enzylamino-1-boc-pyrrolid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enzylamino-1-boc-pyrrolidin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3S)-3-(benzylamino)pyrrolidine-1-carboxylate
3-benzylamino-1-boc-pyrrolid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24N2O2
mdl
——
分子量
276.379
InChiKey
HIAKVIUSRINAKN-AWEZNQC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41.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benzylamino-1-boc-pyrrolidi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72 %的产率得到(s)-(-)-N-叔丁氧羰基-3-氨基吡咯烷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吡咯烷胺对映体互补合成的亚胺还原酶的结构导向半理性设计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IRED M5 的工程化亚胺还原酶 (IRED) 最初来自Actinoalloteichus hymeniacidonis,是通过结构引导的半理性设计获得的。通过关注直接与酮供体部分相互作用的残基的诱变,我们鉴定了两个残基 W234 和 F260,分别在增强和逆转立体选择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两个完全对映互补的变体 S241L/F260N(R选择性高达 99%)和 I149D/W234I(S- 选择性高达 99%)。两种变体都对测试底物表现出出色的立体选择性,为合成吡咯胺提供了有价值的生物催化剂。它的应用在潜在药物分子 leniolisib 和 JAK1 抑制剂4的关键中间体的简短合成中得到了证明,该中间体来自廉价且可商购的亲手性N -Boc-哌啶酮1(分别为 2 步和 3 步)。
    DOI:
    10.1039/d2sc07014f
  • 作为产物:
    描述:
    1-叔丁氧碳基-3-吡咯烷酮苄胺2,3,4,5,6-pentahydroxy-hexanal 、 GDH 、 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磷酸盐 、 Actinoalloteichus hymeniacidonis imine reductase M5, W234I/I149D double mutant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吡咯烷胺对映体互补合成的亚胺还原酶的结构导向半理性设计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IRED M5 的工程化亚胺还原酶 (IRED) 最初来自Actinoalloteichus hymeniacidonis,是通过结构引导的半理性设计获得的。通过关注直接与酮供体部分相互作用的残基的诱变,我们鉴定了两个残基 W234 和 F260,分别在增强和逆转立体选择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两个完全对映互补的变体 S241L/F260N(R选择性高达 99%)和 I149D/W234I(S- 选择性高达 99%)。两种变体都对测试底物表现出出色的立体选择性,为合成吡咯胺提供了有价值的生物催化剂。它的应用在潜在药物分子 leniolisib 和 JAK1 抑制剂4的关键中间体的简短合成中得到了证明,该中间体来自廉价且可商购的亲手性N -Boc-哌啶酮1(分别为 2 步和 3 步)。
    DOI:
    10.1039/d2sc07014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uning an Imine Reductase for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zacycloalkylamines by Concise Structure‐Guided Engineering
    作者:Jun Zhang、Daohong Liao、Rongchang Chen、Fangfang Zhu、Yaqing Ma、Lei Gao、Ge Qu、Chengsen Cui、Zhoutong Sun、Xiaoguang Lei、Shu‐Shan Gao
    DOI:10.1002/anie.202201908
    日期:2022.6.13
    Structure-guided engineering of an imine reductase IR-G36 gave a final variant M5 for reductive amination, enabling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azacycloalkylamines with up to 47 g L−1 substrate loadings and up to 99 % conversion and >99 % ee. Crystal structures of IR-G36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shed light on 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亚胺还原酶 IR-G36 的结构引导工程得到了用于还原胺化的最终变体 M5,从而能够不对称合成一系列氮杂环烷基胺,其底物负载量高达 47 g L -1,转化率高达 99 %,ee > 99 % . IR-G36 的晶体结构和计算研究揭示了性能改进的结构基础。
  • Structure-guided semi-rational design of an imine reductase for enantio-complementary synthesis of pyrrolidinamine
    作者:Jun Zhang、Yaqing Ma、Fangfang Zhu、Jinping Bao、Qiaqing Wu、Shu-Shan Gao、Chengsen Cui
    DOI:10.1039/d2sc07014f
    日期:——
    In this study, engineered imine reductases (IREDs) of IRED M5, originally from Actinoalloteichus hymeniacidonis, were obtained through structure-guided semi-rational design. By focusing on mutagenesis of the residues that directly interact with the ketone donor moiety, we identified two residues W234 and F260, playing essential roles in enhancing and reversing the stereoselectivity, respectively. Moreover
    在这项研究中,IRED M5 的工程化亚胺还原酶 (IRED) 最初来自Actinoalloteichus hymeniacidonis,是通过结构引导的半理性设计获得的。通过关注直接与酮供体部分相互作用的残基的诱变,我们鉴定了两个残基 W234 和 F260,分别在增强和逆转立体选择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两个完全对映互补的变体 S241L/F260N(R选择性高达 99%)和 I149D/W234I(S- 选择性高达 99%)。两种变体都对测试底物表现出出色的立体选择性,为合成吡咯胺提供了有价值的生物催化剂。它的应用在潜在药物分子 leniolisib 和 JAK1 抑制剂4的关键中间体的简短合成中得到了证明,该中间体来自廉价且可商购的亲手性N -Boc-哌啶酮1(分别为 2 步和 3 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2''R)-(-)-2,2''-联吡咯烷 麦角甾-7,22-二烯-3-基亚油酸酯 马来酰亚胺霉素 马来酰亚胺基甲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酯 马来酰亚胺丙酰基-dPEG4-NHS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6-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24-丙酸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12-丙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二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三(乙烯乙二醇)-丙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PEG3-羟基 马来酰亚胺-PEG2-胺三氟醋酸盐 马来酰亚胺-PEG2-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 频哪醇硼酸酯 顺式4-甲基吡咯烷酮-3-醇盐酸盐 顺式3,4-二氨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二甲基 1-苄基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N-[2-(2,6-二甲基-1-哌啶基)乙基]-2-氧代-4-苯基-1-吡咯烷乙酰胺 顺式-N-Boc-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5-苄基-2-叔丁氧羰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4-氧代-六氢-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羟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2-甲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2,5-二甲基吡咯烷 顺式-1-苄基-3,4-吡咯烷二甲酸二乙酯 顺式-(9CI)-3,4-二乙烯-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 顺-八氢环戊[c]吡咯-5-酮盐酸盐 非星匹宁 阿维巴坦中间体1 阿曲生坦中间体 阿曲生坦 间甲氧基苯乙腈 铂(2+)羟基乙酸酯-吡咯烷-3-胺(1:1:1) 钾2-氧代吡咯烷-1-磺酸酯 钠1-[(9E)-9-十八碳烯酰基氧基]-2,5-二氧代-3-吡咯烷磺酸酯 金刚烷-1-基(吡咯烷-1-基)甲酮 酸-1-吡咯烷-1,4-氨基-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酯,(2S,4R)- 酚丙氢吡咯 试剂3-Mercaptopropanyl-N-hydroxysuccinimideester 西他利酮 血红素酸 螺虫乙酯残留代谢物Mono-Hydroxy 萘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