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phenyl-7a,8,9,10,11,13-hexahydronaphtho[1,2-e]pyrido[2,1-b][1,3]oxaz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phenyl-7a,8,9,10,11,13-hexahydronaphtho[1,2-e]pyrido[2,1-b][1,3]oxazine
英文别名
18-Phenyl-11-oxa-17-azatetracyclo[8.8.0.02,7.012,17]octadeca-1(10),2,4,6,8-pentaene
13-phenyl-7a,8,9,10,11,13-hexahydronaphtho[1,2-e]pyrido[2,1-b][1,3]oxaz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2H21NO
mdl
——
分子量
315.415
InChiKey
NKTURDWYUWMOK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phenyl-7a,8,9,10,11,13-hexahydronaphtho[1,2-e]pyrido[2,1-b][1,3]oxazine 在 di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 silver nitr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52 %的产率得到(2-羟基-1-萘基)苯基甲酮
    参考文献:
    名称:
    解构环化介导的呫吨衍生物的一锅法合成
    摘要:
    通过解构环化方法在一锅操作下实现了萘嗪直接转化为各种呫吨衍生物。在有氧反应条件下进行连续氧化C(sp 3 )–O/C(sp 3 )–N裂解和分子内/分子间成环反应。对基材进行的机理分析表明,C(sp 3 )-O 键断裂取代了 C(sp 3 )-N 键断裂。通过C(sp 3 )–O裂解原位生成的Betti碱中间体被成功分离。基于分子对接研究,分子间环状产物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特性。
    DOI:
    10.1039/d4ob00093e
  • 作为产物:
    描述:
    1-(苯基(哌啶-1-基)甲基)萘-2-醇叔丁基过氧化氢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94%的产率得到13-phenyl-7a,8,9,10,11,13-hexahydronaphtho[1,2-e]pyrido[2,1-b][1,3]ox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不含金属的分子内α-SP 3的C-H氧合叔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1,3-恶嗪
    摘要:
    在这里,我们公开了碘-叔丁基过氧化氢促进分子内sp 3 C–H氧化α-生成叔胺,用于合成1,3-恶嗪。该反应是无金属的,原子经济的,高产率的,并且在DMF溶剂中在130℃加热下在短时间内进行。各种萘酚的贝提碱和具有环状苯酚以及非环状叔-胺部分被用作起始原料。萘酚的Betti碱可产生单一的恶嗪非对映异构体,而酚Betti碱可提供非对映体混合物。机理研究表明,涉及“ I + ”作为活性催化物质的非自由基途径。该方法在数克规模的反应上具有优异的产率。
    DOI:
    10.1016/j.tetlet.2016.10.0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free intramolecular α-sp3 C–H oxygenation of tert-amine: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1,3-oxazines
    作者:Mohit L. Deb、Choitanya Dev Pegu、Paran J. Borpatra、Pranjal K. Baruah
    DOI:10.1016/j.tetlet.2016.10.086
    日期:2016.12
    iodine-tert-butylhydroperoxide promoted intramolecular sp3 C–H oxygenation α- to tertiary amine for the synthesis of 1,3-oxazines. The reaction is metal-free, atom economic, high yielding and proceeds within a short time under heating at 130 °C in DMF solvent. A variety of Betti bases of naphthol and phenol having cyclic as well as acyclic tert-amine moieties are employe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s. The Betti
    在这里,我们公开了碘-叔丁基过氧化氢促进分子内sp 3 C–H氧化α-生成叔胺,用于合成1,3-恶嗪。该反应是无金属的,原子经济的,高产率的,并且在DMF溶剂中在130℃加热下在短时间内进行。各种萘酚的贝提碱和具有环状苯酚以及非环状叔-胺部分被用作起始原料。萘酚的Betti碱可产生单一的恶嗪非对映异构体,而酚Betti碱可提供非对映体混合物。机理研究表明,涉及“ I + ”作为活性催化物质的非自由基途径。该方法在数克规模的反应上具有优异的产率。
  • Deconstructive annulation mediated one-pot synthesis of xanthene derivatives
    作者:Balasubramaniyam Manikandan、Subbiah Thamotharan、Olivier Blacque、Subramaniapillai Selva Ganesan
    DOI:10.1039/d4ob00093e
    日期:2024.4.24
    deconstructive annulation methodology. Sequential oxidative C(sp3)–O/C(sp3)–N cleavage followed by intramolecular/intermolecular annulation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under aerobic reaction conditions. Mechanistic analyses performed on the substrate revealed that the C(sp3)–O bond cleavage supersedes the C(sp3)–N bond scission. The in situ generated Betti base intermediate through the C(sp3)–O cleavage
    通过解构环化方法在一锅操作下实现了萘嗪直接转化为各种呫吨衍生物。在有氧反应条件下进行连续氧化C(sp 3 )–O/C(sp 3 )–N裂解和分子内/分子间成环反应。对基材进行的机理分析表明,C(sp 3 )-O 键断裂取代了 C(sp 3 )-N 键断裂。通过C(sp 3 )–O裂解原位生成的Betti碱中间体被成功分离。基于分子对接研究,分子间环状产物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特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