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种新的[FeFe]氢化酶模型配合物,μ-(SCH(CH 2 CH 3)CH 2 S)–Fe 2(CO)6(配合物1),μ-(SCH(CH 2 CH 3)CH 2 S)制备了-Fe 2(CO)5 PCy 3(络合物2)和μ-(SCH(CH 2 CH 3)CH 2 S)-Fe 2(CO)5 PPh 3(络合物3)。配合物1-3的结构通过FT-IR,UV-vis,1 H,13 C, 31 P NMR光谱和单晶分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这些模型配合物的电子密度,并针对它们各自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估。配合物2的CV(循环伏安法)研究显示,在0.6 V时正氧化事件较少,而在-1.94 V时负还原事件较多,这与当CO被较好的电子取代时在二铁中心的电子密度增大有关。供体配体。在这三个复合体中,复合体2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苯酚的收率高达24.6%,选择性高达92%,这与其较高的F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