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trimethylene-8,9,10-trinorborna-2(3'),5-diene | 98640-2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trimethylene-8,9,10-trinorborna-2(3'),5-diene
英文别名
3a,6-Methano-3aH-indene, 2,3,6,7-tetrahydro-;tricyclo[5.2.1.01,5]deca-4,8-diene
1,2-trimethylene-8,9,10-trinorborna-2(3'),5-diene化学式
CAS
98640-29-0
化学式
C10H12
mdl
——
分子量
132.205
InChiKey
CWHRHQKOWGUUN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KLESTER, A. M.;GANTER, C., HELV. CHIM. ACTA, 1985, 68, N 3, 734-74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1,2-trimethylenenorborna-2,5-diene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94%的产率得到1,2-trimethylene-8,9,10-trinorborna-2(3'),5-d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2-三亚甲基降冰片烷的金刚烷重排。第五部分。C(2)和C(6)处碳正离子中心区域选择性形成引发的1,2-三亚甲基降冰片烷重排†
    摘要:
    为了研究1,2的金刚烷重排中简并重排E⇄M的发生或不存在,研究了1,2-三亚甲基降冰片烷在C(2)和C(6)上的区域选择性生成碳正离子中心的行为。-内-(1)和1,2-外-三亚甲基降冰片烷(2)至2-内,6-内-三亚甲基降冰片烷(3)。不可避免地涉及简并重排E⇄M,因为不仅由反应物4(C(2),C(3)-烯烃)的转化表明直接形成1,2-三亚甲基降冰片-2-基阳离子E和6(C(2),C(3')-烯烃),但如果要电离的C(6)上的离去基团占据内位(6-内醇8),也可以间接地(通过FE)。没有简并重排的E⇄M是从直接导致2,6-三亚甲基降冰片-2-基阳离子G的反应物开始的;在具有立体电子偏爱构型的同时具有离开的OH-基团的6- exo-酒精10进行电离时,会同时经历C(1),C(2)-键迁移(G)和质子化的情况烯烃13的后续反应是相同的。
    DOI:
    10.1002/hlca.1985068032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LESTER, A. M.;GANTER, C., HELV. CHIM. ACTA, 1985, 68, N 3, 734-744
    作者:KLESTER, A. M.、GANTER, C.
    DOI:——
    日期:——
  • The adamantane rearrangement of 1,2-trimethylenenorbornanes. Part V. Rearrangements of 1,2-trimethylenenorbornanes initiated by regioselective formation of carbocation centers at C(2) and C(6)
    作者:Alfred Michael Klester、Camille Ganter
    DOI:10.1002/hlca.19850680323
    日期:1985.5.15
    not only is formed directly as manifested by the conversions of the reactants 4 (C(2), C(3)-olefin) and 6 (C(2), C(3′)-olefin), but also indirectly (viaFE) if the leaving group at C(6) to be ionized occupies the endo-position (6-endo-alcohol 8). No degenerate rearrangement E⇄M is operative starting from reactants that lead directly to a 2,6-trimethylenenorborn-2-yl cation G; this is the case with both
    为了研究1,2的金刚烷重排中简并重排E⇄M的发生或不存在,研究了1,2-三亚甲基降冰片烷在C(2)和C(6)上的区域选择性生成碳正离子中心的行为。-内-(1)和1,2-外-三亚甲基降冰片烷(2)至2-内,6-内-三亚甲基降冰片烷(3)。不可避免地涉及简并重排E⇄M,因为不仅由反应物4(C(2),C(3)-烯烃)的转化表明直接形成1,2-三亚甲基降冰片-2-基阳离子E和6(C(2),C(3')-烯烃),但如果要电离的C(6)上的离去基团占据内位(6-内醇8),也可以间接地(通过FE)。没有简并重排的E⇄M是从直接导致2,6-三亚甲基降冰片-2-基阳离子G的反应物开始的;在具有立体电子偏爱构型的同时具有离开的OH-基团的6- exo-酒精10进行电离时,会同时经历C(1),C(2)-键迁移(G)和质子化的情况烯烃13的后续反应是相同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