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i(pentachlorophenyl)(β-picoline)3]ClO4 | 78331-7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i(pentachlorophenyl)(β-picoline)3]ClO4
英文别名
——
[Ni(pentachlorophenyl)(β-picoline)3]ClO4化学式
CAS
78331-79-0
化学式
C24H21Cl5N3Ni*ClO4
mdl
——
分子量
686.856
InChiKey
KXVCVRHXTBGVOD-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i(pentachlorophenyl)(β-picoline)3]ClO4 在 potass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NiCl(pentachlorophenyl)(β-picol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五氯苯基镍(II)与芳香胺的配合物
    摘要:
    摘要在过量吡啶,β-甲基吡啶,γ-甲基吡啶或3,5-二甲基吡啶存在下,向[NiCl(C 6 Cl 5)(PPh 3)2]的苯溶液中添加过量的NaClO 4,导致生成[Ni(C 6 Cl 5)L 3] ClO 4。新的离子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取决于它的不溶性。因此,在丙酮中的反应导致不溶于该溶剂的[Ni(C 6 Cl 5)py 2(PPh 3)] ClO 4。钾盐(KX)或膦(PR 3)对离子化合物的作用产生[NiX(C 6 Cl 5)L 2](X = Cl,Br,NO 2,C 6 Cl 5 O和NCS),并且[Ni(C 6 Cl 5)py(PR 3)2] ClO 4 [R = Ph和Et)。通过在[NiX(C 6 Cl 5)py 2]中用膦部分或全部取代胺,形成络合物[NiCl(C 6 Cl 5)py(PEt 3)]和[Ni(NO 2)(C 6 Cl 5) )(PPh 3)2]。
    DOI:
    10.1016/s0020-1693(00)90072-0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吡啶 、 、 sodium perchlorate 以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Ni(pentachlorophenyl)(β-picoline)3]ClO4
    参考文献:
    名称:
    五氯苯基镍(II)与芳香胺的配合物
    摘要:
    摘要在过量吡啶,β-甲基吡啶,γ-甲基吡啶或3,5-二甲基吡啶存在下,向[NiCl(C 6 Cl 5)(PPh 3)2]的苯溶液中添加过量的NaClO 4,导致生成[Ni(C 6 Cl 5)L 3] ClO 4。新的离子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取决于它的不溶性。因此,在丙酮中的反应导致不溶于该溶剂的[Ni(C 6 Cl 5)py 2(PPh 3)] ClO 4。钾盐(KX)或膦(PR 3)对离子化合物的作用产生[NiX(C 6 Cl 5)L 2](X = Cl,Br,NO 2,C 6 Cl 5 O和NCS),并且[Ni(C 6 Cl 5)py(PR 3)2] ClO 4 [R = Ph和Et)。通过在[NiX(C 6 Cl 5)py 2]中用膦部分或全部取代胺,形成络合物[NiCl(C 6 Cl 5)py(PEt 3)]和[Ni(NO 2)(C 6 Cl 5) )(PPh 3)2]。
    DOI:
    10.1016/s0020-1693(00)9007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试剂2,5-Dibromo-3,4-dihexylthiophene 苯-1,2,4-三羧酸-丙烷-1,2,3-三醇(1:1) 碘吡咯 癸氯-二茂铁 甲酮,(4,5-二溴-1H-吡咯-2-基)苯基- 甲基3-氟-1H-1,2,4-三唑-5-羧酸酯 溴代二茂铁 溴-(3-溴-2-噻嗯基)镁 派瑞林D 派瑞林 F 二聚体 氯代二茂铁 曲洛酯 异噻唑,3-氯-5-甲基- 地茂酮 四碘硒吩 四碘噻吩 四碘呋喃 四溴噻吩 四溴吡咯 四溴-N-甲基吡咯 四氯噻吩 四氟噻吩 噻菌腈 噻美尼定. 噻吩,3-溴-4-(1-辛炔基)-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Z)-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E)- 噻吩,3-溴-2-[2-(甲硫基)乙烯基]-,(E)- 噻吩,2,5-二氯-3,4-二(氯甲基)- 喷贝特 咪唑烷,2-(4-溴-5-甲基-2-呋喃基)-1,3-二甲基- 叔丁基2-溴-4,6-二氢-5H-吡咯并[3,4-D]噻唑-5-羧酸酯 叔-丁基3-溴-6,7-二氢-1H-吡唑并[4,3-C]吡啶-5(4H)-甲酸基酯 叔-丁基2-溴-5,6-二氢咪唑并[1,2-A]吡嗪-7(8H)-甲酸基酯 叔-丁基(4-溴-5-氰基-1-甲基-1H-吡唑-3-基)氨基甲酯 双环[4.2.0]辛-1,3,5-三烯-7-甲腈,2-氟- 八氟联苯烯 八氟二苯并硒吩 全氟苯并环丁烯二酮 二苯基氯化碘盐 二联苯碘硫酸盐 二氯对二甲苯二聚体 二氯[2-甲基-3(2H)-异噻唑酮-O]的钙合物 二氯-1,2-二硫环戊烯酮 二-(3-溴-1,2,4-噻二唑-5-基)-二硫醚 二(2-噻吩基)碘鎓 乙酸,[[[1-(3-溴-5-异[口噁]唑基)亚乙基]氨基]氧代]-,甲基酯,(E)- [四丁基铵][Δ-三(四氯-1,2-苯二醇酸根)磷酸盐(V)] [3-(4-氯-3,5-二甲基-1H-吡唑-1-基)丙基]胺 [3-(4-氯-1H-吡唑-1-基)-2-甲基丙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