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upolauridin-N-oxid | 96889-9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upolauridin-N-oxid
英文别名
eupolauridine N-oxide;2-oxido-8-aza-2-azoniatetracyclo[7.6.1.05,16.010,15]hexadeca-1,3,5(16),6,8,10,12,14-octaene
Eupolauridin-N-oxid化学式
CAS
96889-95-1
化学式
C14H8N2O
mdl
——
分子量
220.23
InChiKey
OEFOMVQWNBXRQ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8.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upolauridin-N-oxid盐酸 作用下, 以35 mg的产率得到1,6-二氮杂荧蒽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 Cleistopholis patens 的倍半萜烯和生物碱
    摘要:
    摘要 在加纳采集的 Cleistopholis patens 的根皮中含有 2 种倍半萜烯和 5 种生物碱。倍半萜烯已被表征为无环甲基-(-)-(反式)-(反式)-10,11-二羟基法尼酸酯及其单环衍生物甲基-(+)-10-羟基-6,11-环法尼酯-7(14 )-烯酸。生物碱属于不寻常的氮杂多环和萘啶基团,并包括这两个类别的一个新成员。对来自同一来源和塞拉利昂的茎皮样品的检查表明存在倍半萜烯和氧代卟啉生物碱鹅肝素,但不存在更稀有的生物碱类型。
    DOI:
    10.1016/s0031-9422(00)80760-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Bracher, Pharmazie, 1993, vol. 48, # 7, p. 521 - 52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squiterpenes and alkaloids from Cleistopholis patens
    作者:Peter G. Waterman、Ilias Muhammad
    DOI:10.1016/s0031-9422(00)80760-8
    日期:——
    Abstract The root bark of Cleistopholis patens collected in Ghana yielded two sesquiterpenes and five alkaloids. The sesquiterpenes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as the acyclic methyl-(−)-( trans )-( trans )-10,11-dihydroxyfarnesoate and its monocyclic derivative methyl-(+)-10-hydroxy-6,11-cyclofarnes-7(14)-enoate. The alkaloids were of the unusual aza-polycyclic and naphthyridine groups and included one
    摘要 在加纳采集的 Cleistopholis patens 的根皮中含有 2 种倍半萜烯和 5 种生物碱。倍半萜烯已被表征为无环甲基-(-)-(反式)-(反式)-10,11-二羟基法尼酸酯及其单环衍生物甲基-(+)-10-羟基-6,11-环法尼酯-7(14 )-烯酸。生物碱属于不寻常的氮杂多环和萘啶基团,并包括这两个类别的一个新成员。对来自同一来源和塞拉利昂的茎皮样品的检查表明存在倍半萜烯和氧代卟啉生物碱鹅肝素,但不存在更稀有的生物碱类型。
  • Bracher, Pharmazie, 1993, vol. 48, # 7, p. 521 - 523
    作者:Brache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