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accase | 80498-1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accase
英文别名
urishiol oxidase;urushiol oxidase;p-diphenol oxidase;Trametes villosa laccase
CAS
80498-15-3
化学式
mdl
——
分子量
——
InChiKey
——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37[at 20℃]
  • LogP:
    -1.3 at 2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3,S24/25,S45
  • 危险类别码:
    R42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35079090

制备方法与用途

漆酶是什么?

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通常以二聚体或四聚体的形式存在。它最早由日本学者Yoshi在紫胶漆树的漆液中发现,并随后被发现在真菌、细菌和昆虫中也存在。

19世纪末,G. Betranel首次从生漆固化的活性物质中分离出并命名为漆酶。自然界中的漆酶主要来源于植物漆酶、动物漆酶以及微生物漆酶。其中,微生物漆酶分为细菌漆酶和真菌漆酶;细菌分泌的漆酶多存在于细胞内,而真菌产生的漆酶则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是当前研究较为广泛的种类。

尽管植物漆酶在木质纤维素合成及抵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结构和作用机理一直不明确。

理化性质

漆酶是天然漆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约为10%,存在于天然漆的含氮物质中,俗称生漆蛋白质、氧化酶。它在常温下干燥时起着天然有机催化剂的作用,不溶于水和通用有机溶剂,但可溶于漆酚。

漆酶与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及哺乳动物的血浆铜蓝蛋白同属一类,能够催化多种有机底物和无机底物的氧化,并伴随分子氧还原成水。这种酶广泛分布于真菌、高等植物、少量细菌和昆虫中,尤其在白腐真菌中普遍存在。

目前,漆酶的应用研究涵盖生物、化学、物理及医学等多个领域,在分子、细胞与生物组织等多层面展开。特别是在造纸、废水处理、染料脱色、生物漂白、食品加工及环境污染物脱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反应机理

漆酶是单电子氧化还原酶,其催化过程涉及酚类物质的氧化。漆酶能够将酚类物质转化为多酚氧化物,后者能发生聚合形成大颗粒,便于通过过滤膜去除。此外,在饮料加工中,漆酶用于澄清和控制色泽;在食药用菌制种过程中添加漆酶制剂可加速木质素分解,提供更丰富的养料。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
  • pH值使用范围:3.0~6.5,最适pH值为4.5。
  • 温度使用范围:10℃~60℃,最适温度为40℃。
  • 添加量:根据工艺要求和底物的情况由试验确定,推荐添加量为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及残留标准

漆酶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适用于各类食品,并作为酶制剂使用。其最大允许使用量应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在任何一种食品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量未具体列出。

综上所述,漆酶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与潜力。

反应信息

  • 作为试剂:
    描述:
    甲基苯醌2-氨基苯硫醇氧气laccas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24%的产率得到1-methyl-3H-phenothiazi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漆酶促进的吩噻硫酮及其相关结构的生态友好合成-一项比较研究
    摘要:
    在漆酶氧化促进的温和条件下,已在水性体系中实现了吩噻硫酮和相关化合物的生物催化合成。发现通过将2-氨基硫酚直接与1,4-醌偶联,与通过漆酶氧化从相应的氢醌原位生成1,4-醌相比,产物产率可以显着提高。然而,漆酶仍然被证明对于通过催化最后的氧化步骤来获得最高的产品收率至关重要。此外,观察到芳族和脂族胺对1,4-萘醌的反应性不同。这项研究为生物重要的一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方法。
    DOI:
    10.1016/j.tetlet.2016.07.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