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bis(succinyloxy)pentamidine | 1353195-8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bis(succinyloxy)pentamidine
英文别名
4,4’-pentamethylendioxy-bis-[N-(carboxypropionyloxy)]benzamidine (N,N’-bis(succinyloxy)pentamidine);4-[[amino-[4-[5-[4-[N'-(3-carboxypropanoyloxy)carbamimidoyl]phenoxy]pent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oxy-4-oxobutanoic acid
N',N'''-bis(succinyloxy)pentamidine化学式
CAS
1353195-86-4
化学式
C27H32N4O10
mdl
——
分子量
572.572
InChiKey
NCBVULFMGLCSS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22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二酸酐4,4'-pentamethylenedioxydibenzamideoxime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8%的产率得到N',N'''-bis(succinyloxy)pentam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抗原生动物药物喷他idine的新前药
    摘要:
    喷他idine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非洲锥虫病,但口服生物利用度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性较差。这项工作涉及新的喷他idine前药的开发和系统表征。因此,在体外和体内对许多使用不同前药原理的前药进行了合成和检查。该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测定不同喷他idine前药的渗透性。虽然本研究中应用的一些前药原理是已知的,例如the功能转变为a肟或ime胺肟与羧甲基残基的O-烷基化反应,但其他一些则是最近开发的,并在此进行了首次描述。这些新开发的方法旨在增加前药对转运蛋白的亲和力,并通过carrier胺肟与可改善前药总体溶解度的化合物偶联,通过载体系统介导主动摄取。选择的不同原理产生了具有各种优点的几种喷他idine前药。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对八种喷他idine前药进行系统表征和评估,以便确定最合适的策略来改善母体药物的性能。因此,检查了所有前药的溶解度,稳定性,酶促活化,分布,中枢神经系统递送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DOI:
    10.1002/cmdc.2011004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AL BIOAVAILABLE PENTAMIDIN PRODRUGS FOR TREATMENT OF DISEASES
    申请人:CLEMENT Bernd
    公开号:US20130085180A1
    公开(公告)日:2013-04-04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prodrug derivatives of pentamidine, their use in the treatment and/or prophylaxis of diseases such as tumor diseases, as well as leishmaniasis, trypanosomiasis,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 and malaria.
    本发明涉及戊二酸二甲胺的前药衍生物,它们的用途包括治疗和/或预防肿瘤疾病、利什曼病、锥虫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和疟疾等疾病。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