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hydroxy-8-(hydroxymethyl)-4-methylumbelliferyl | 1393582-3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hydroxy-8-(hydroxymethyl)-4-methylumbelliferyl
英文别名
7-Hydroxy-8-(hydroxymethyl)-4-methylchromen-2-one;7-hydroxy-8-(hydroxymethyl)-4-methylchromen-2-one
7-hydroxy-8-(hydroxymethyl)-4-methylumbelliferyl化学式
CAS
1393582-34-7
化学式
C11H10O4
mdl
——
分子量
206.198
InChiKey
NVNADPNTOMWBO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hydroxy-8-(hydroxymethyl)-4-methylumbelliferyl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1.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氢化吡喃部分的香豆素-螺吡喃染料,用于快速,选择性和灵敏的荧光检测氰化物阴离子。
    摘要:
    我们合成了香豆素螺吡喃成对与氢化吡喃基部分(2),表现为类上型荧光受体用于快速,选择性的和灵敏的检测氰化物阴离子的(CN - )在水性介质中。由于π电子在分子上的离域作用,受体本身几乎没有显示出量子产率<0.01的荧光。CN –分子螺碳的选择性亲核加成仅在3分钟内即可迅速促进螺环的打开。这导致香豆素部分上的π电子定位,并在459 nm处显示出很强的浅蓝色荧光,并具有很高的量子产率(0.52)。因此,该受体促进了CN –的快速,选择性和灵敏的荧光检测。 低至1.0μM。
    DOI:
    10.1021/acs.analchem.6b01279
  • 作为产物:
    描述:
    7-羟基-4-甲基-2-氧代-2H-色烯-8-甲醛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7-hydroxy-8-(hydroxymethyl)-4-methylumbelliferyl
    参考文献:
    名称:
    逆转 A2780/T 细胞中 P-糖蛋白介导的紫杉醇耐药性的 seco-DSP/DCK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P-糖蛋白转运蛋白(P-gp,ABCB1)是多药耐药的主要贡献者,使其成为开发新型 P-gp 抑制剂以克服多药耐药的重要靶点。在这项研究中,合成了 49 种新型 seco-DSP 和 seco-DMDCK 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在 A2780/T 细胞系中对紫杉醇的化学增敏能力。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现出与维拉帕米相当的逆转多药耐药活性。特别是,化合物27f在 A2780/T 细胞中表现出显着的化疗敏感性,逆转率超过 425 倍。初步药理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27f比维拉帕米更有效地增加紫杉醇和罗丹明123的蓄积,通过抑制 P-gp 以逆转多药耐药性。此外,高于 40 μM IC 50值的 hERG 钾通道抑制浓度表明化合物27f几乎没有相关的心脏毒性。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27f可能是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 MDR 逆转活性的化学增敏剂的潜在候选者。
    DOI:
    10.1016/j.ejmech.2023.1152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turn-on fluorescent probes for imaging steroid sulfatase activities in cells
    作者:Chih-Hsuan Tai、Chun-Ping Lu、Shih-Hsiung Wu、Lee-Chiang Lo
    DOI:10.1039/c4cc01282h
    日期:——

    A self-immobilizing probe with the coumarin moiety is designed to detect the human steroid sulfatase intracellularly by fluorescence turn-on imaging.

    设计了一种带有香豆素基团的自我固定探针,通过荧光开启成像检测人类类固醇磺酸酯酶的细胞内表达。
  • I Bind It That Way – Bioorthogonal Unmasking of Pro‐Fluorescent Quinone Methides
    作者:Dóra Kern、Allegra Lövei、Péter Kele、Attila Kormos
    DOI:10.1002/ejoc.202400541
    日期:——
    driven fluorogenic tagging scheme based on a novel design strategy is presented herein. The concept involving a click-to-release tetrazine unit as the trigger chemically caging a pro-fluorescent quinone methide precursor may address the limitations of tetrazine-quenched red/NIR excitable fluorogenic probes.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颖设计策略的生物正交驱动的荧光标记方案。涉及点击释放四嗪单元作为化学囚禁促荧光醌甲基化物前体的触发器的概念可以解决四嗪猝灭的红色/NIR可激发荧光探针的局限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