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ethyl(2-ethyl-2-hexenyl)amine | 125675-7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ethyl(2-ethyl-2-hexenyl)amine
英文别名
(E)-2-ethyl-N-methylhex-2-en-1-amine
N-methyl(2-ethyl-2-hexenyl)amine化学式
CAS
125675-76-5
化学式
C9H19N
mdl
——
分子量
141.257
InChiKey
SVHVKLUEODHTTC-VQHVLOK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正丁醛甲胺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2,4-diethyl-2,5-dihydrofuran 、 (E)-2-ethylhex-2-en-1-olN-methyl(2-ethyl-2-hexenyl)amine3,5-diethyl-1,2,3,6-tetrahydro-N-methyl-2-propylpyridine 、 3,5-diethyl-1,2,5,6-tetrahydro-2-hydroxy-N-methyl-4-propylpyridine 、 2-[3,5-Diethyl-1-methyl-4-propyl-3,6-dihydro-1H-pyridin-(2Z)-ylidene]-but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Formation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in the reaction of butyraldehyde and methylamine as a model of the reaction of oxidized lipids and proteins.
    摘要:
    在 pH 7 和 37°C 下,丁醛与甲胺反应生成荧光化合物的形成被研究作为氧化脂质与蛋白质反应的模型。反应混合物经过氢化铵处理以分离产物。一些荧光产物保持不变,而另一些则转变为其他荧光化合物。在氢化铵处理后生成的荧光化合物之一被鉴定为 2, 4-二乙基-2, 5-二氢呋喃,它在 345nm 的激发最大值和 406nm 的发射最大值处表现出荧光。该产物可能是通过在甲胺存在下,两个丁醛分子的缩合反应生成的。分离出的非荧光产物包括 2:1、3:1 和 4:1 比例的丁醛与甲胺的组合。荧光产物可能包括在甲胺存在下形成的丁醛的自缩合产物。
    DOI:
    10.1248/cpb.37.30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rmation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in the reaction of butyraldehyde and methylamine as a model of the reaction of oxidized lipids and proteins.
    作者:Kiyomi KIKUGAWA、Tetsuta KATO、Atsushi IWATA、Akira HAYASAKA
    DOI:10.1248/cpb.37.3061
    日期:——
    Formation of fluorescent compounds in the reaction of butyraldehyde and methylamine at pH 7 and 37°C was investigated as a model of the reaction of xidized lipids and proteins. The reation mixture was treated with borohydride for isolation of the products. Some fluorescent products remained unchanged and the other changed into other fluorescent compounds. One of the fluorescent compounds produced on borohydride treatment was identified as 2, 4-diethyl-2, 5-dihydrofuran, which exhibited fluorescence with an excitation maximum at 345nm and an emission maximum at 406nm. The product may be deriv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2 molecules of butyraldehyde in the presence of methylamine. Non-fluorescent products composed of 2 : 1, 3 : 1 and 4 : 1 ratios of butyraldehyde and mehylamine were isolated. The fluorescent products may include self-condensation products of butyraldehyde 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methylamine.
    在 pH 7 和 37°C 下,丁醛与甲胺反应生成荧光化合物的形成被研究作为氧化脂质与蛋白质反应的模型。反应混合物经过氢化铵处理以分离产物。一些荧光产物保持不变,而另一些则转变为其他荧光化合物。在氢化铵处理后生成的荧光化合物之一被鉴定为 2, 4-二乙基-2, 5-二氢呋喃,它在 345nm 的激发最大值和 406nm 的发射最大值处表现出荧光。该产物可能是通过在甲胺存在下,两个丁醛分子的缩合反应生成的。分离出的非荧光产物包括 2:1、3:1 和 4:1 比例的丁醛与甲胺的组合。荧光产物可能包括在甲胺存在下形成的丁醛的自缩合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顺-丙二腈 非那唑啉 靛酚钠盐 靛酚 霜霉威盐酸盐 霜脲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