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fluoro-1-(β-D-erythrofuranosyl)orotic acid | 1418112-9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fluoro-1-(β-D-erythrofuranosyl)orotic acid
英文别名
1-(β-D-erythrofuranosyl)-5-fluoroorotic acid;5-fluoroEO
5-fluoro-1-(β-D-erythrofuranosyl)orotic acid化学式
CAS
1418112-95-4
化学式
C9H9FN2O7
mdl
——
分子量
276.178
InChiKey
VMSGUXZOYQKWKG-NDKGXSP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8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141.85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fluoro-1-(β-D-erythrofuranosyl)orotic acid 在 recombinant Methanothermobacter thermautotrophicus orotidine 5'-monophosphate decarboxylas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2',3'-dihydroxyftorafur
    参考文献:
    名称:
    Orotidine 5'-单磷酸脱羧酶的构象变化:5'-磷酸基团如何激活酶的基于结构的解释
    摘要:
    配体与 orotidine 5'-单磷酸脱羧酶 (OMPDC) 的结合伴随着从开放的非活性构象 (E o ) 到封闭的活性构象 (E c ) 的构象变化。当底物穿过反应坐标以形成稳定的乙烯基负碳离子/卡宾中间体时,会加强使底物的羧酸根不稳定并稳定中间体(在 E c ·S ⧧络合物中)的相互作用。关注来自热自养甲烷嗜热杆菌的 OMPDC ,我们发现底物的“远程”5'-磷酸基团激活酶 2.4 × 10 8-折叠; 活化等效地由 11.4 kcal/mol 的固有结合能 (IBE) 描述。我们研究了活化中的残基,(1) 直接接触 5'-磷酸基团,(2) 参与活性位点环底部附近的疏水簇,将结合的底物与溶剂隔离,以及 (3) 形成氢(β/α) 8桶结构的“移动”和“固定”半桶域之间界面的键合相互作用。我们的数据支持一个模型,其中由 5'-磷酸基团提供的 IBE 用于允许在活性位点环的 N 末端附近和跨域界面的相互作用,从而稳定
    DOI:
    10.1021/bi301188k
  • 作为产物:
    描述:
    2′,3′-O-isopropylidene-1-(β-D-erythrofuranosyl)-5-fluoroorotic acid ethyl ester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100%的产率得到5-fluoro-1-(β-D-erythrofuranosyl)orot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奥罗替丁 5'-单磷酸脱羧酶的催化作用:5-氟和 4'-取代基对两部分底物脱羧的影响
    摘要:
    据报道,合成了具有增强脱羧反应性的天然底物乳清酸 5'-单磷酸酯 ( OMP )的两种新型截短类似物,用于乳清酸 5'-单磷酸脱羧酶 (OMPDC):1-(β- d-赤呋喃糖基)-5-氟乳清酸(FEO)和5'-脱氧-5- fluoroorotidine(5 ' -dFO)。OMPDC 催化的FEO (10 M –1 s –1 ) 和 1-(β- d -赤呋喃糖基) 乳清酸 ( EO , 0.026 M –1 s –1 )脱羧的二级速率常数比较) 表明通过与FEO的 5-F 取代基相互作用,乙烯基碳负离子过渡态稳定了 3.5 kcal/mol 。OMPDC 催化的FEO和EO脱羧均被外源性亚磷酸酯二价阴离子 (HPO 3 2– )激活,但 5-F 取代基仅导致FEO亚磷酸酯活化反应的过渡态稳定 0.8 kcal 。这为亚磷酸酯活化的 OMPDC 催化的FEO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不受酶结合
    DOI:
    10.1021/bi301650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ole of a Guanidinium Cation–Phosphodianion Pair in Stabilizing the Vinyl Carbanion Intermediate of Orotidine 5′-Phosphate Decarboxylase-Catalyzed Reactions
    作者:Bogdana Goryanova、Lawrence M. Goldman、Tina L. Amyes、John A. Gerlt、John P. Richard
    DOI:10.1021/bi401117y
    日期:2013.10.22
    with the transition state for the decarboxylation reaction is 50% of the total 11.2 kcal/mol transition state stabilization by interactions with the phosphodianion of OMP, whereas the 7.2 kcal/mol side chain interac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state for the deuterium exchange reaction is a larger 78% of the total 9.2 kcal/mol transition state stabilization by interactions with the phosphodianion of FUMP
    Arg235 的侧链阳离子为来自酿酒酵母的乳清酸 5'-单磷酸 ( OMP ) 脱羧酶 (OMPDC)的过渡态提供了 5.6 和 2.6 kcal/mol 的稳定性,OMP和 5-氟乳清酸 5'-单磷酸 ( FOMP )催化反应分别为 7.2 kcal/mol 的类乙烯基碳负离子过渡态稳定,用于酶催化交换 5-氟尿苷 5'-单磷酸 ( FUMP )的 C-6 质子,但没有稳定酶的过渡态-截短底物 1-(β- d-赤呋喃糖基)乳清酸和 1-(β- d ) 的催化脱羧-erythrofuranosyl) 5-尿嘧啶。这些观察结果表明,过渡态稳定是由蛋白质阳离子-磷酸二价阴离子对的形成引起的,并且侧链和底物嘧啶环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可检测到的稳定。5.6 kcal/mol 侧链与脱羧反应过渡态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与OMP的磷酸二价阴离子相互作用实现的 11.2 kcal/mol 过渡态总稳定性的 5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