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4-methylpent-3-enyl)benzene | 1412907-8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4-methylpent-3-enyl)benzene
英文别名
1-bromo-2-(4-methylpent-3-en-1-yl)benzene;1-Bromo-2-(4-methylpent-3-en-1-yl)benzene
1-bromo-2-(4-methylpent-3-enyl)benzene化学式
CAS
1412907-88-0
化学式
C12H15Br
mdl
——
分子量
239.155
InChiKey
JEMCPPVUARZVS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5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romo-2-(4-methylpent-3-enyl)benzene正丁基锂乙醇 、 ethyl 1-((1R,2R)-2-(3-((S)-3,3-dimethyl-1-((R)-2-methyl-2-(naphthalen-2-yl)pyrrolidin-1-yl)-1-oxobutan-2-yl)thioureido)cyclohexyl)-5-methyl-2-(naphthalen-2-yl)-1H-pyrrole-3-carboxylate 、 乙酰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4h, 生成 (1R,2R)-2-(prop-1-en-2-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氢键供体与氯化氢的协同催化可实现高度对映选择性的原环化反应
    摘要:
    氯化氢 (HCl) 和手性双氢键供体 (HBD) 的协同不对称催化已成功应用于各种简单烯基醛的高度对映选择性 Prins 环化反应。最佳的手性催化剂被设计为能够承受强酸性反应条件,并且发现与单独使用 HCl 催化的反应相比,其速率加速了 2 个数量级。我们提出,强无机酸和手性氢键供体催化剂的组合可能代表了在需要高酸性条件的反应中诱导对映选择性的一般策略。
    DOI:
    10.1021/jacs.1c10890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碘溴苯四丁基氯化铵 、 palladium diacetate 、 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1-bromo-2-(4-methylpent-3-e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氢键供体与氯化氢的协同催化可实现高度对映选择性的原环化反应
    摘要:
    氯化氢 (HCl) 和手性双氢键供体 (HBD) 的协同不对称催化已成功应用于各种简单烯基醛的高度对映选择性 Prins 环化反应。最佳的手性催化剂被设计为能够承受强酸性反应条件,并且发现与单独使用 HCl 催化的反应相比,其速率加速了 2 个数量级。我们提出,强无机酸和手性氢键供体催化剂的组合可能代表了在需要高酸性条件的反应中诱导对映选择性的一般策略。
    DOI:
    10.1021/jacs.1c1089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old-catalyzed diastereoselective [2+2+2]-cycloaddition of 1,7-enynes with carbonyl compounds
    作者:Deepak B. Huple、Rai-Shung Liu
    DOI:10.1039/c2cc36219h
    日期:——
    We report a gold-catalyzed [2+2+2]-cycloaddition of 1,7-enynes with carbonyl species; our experiment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resulting oxacyclic cycloadducts arose from an interception of gold-containing cyclobutenium intermediates with carbonyl species.
    我们报告了催化的 1,7-enynes 与羰基的[2+2+2]-环加成反应;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所产生的氧环环加成物是由含环丁烯中间体与羰基截获产生的。
  • Mapping the mechanisms of oxidative addition in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catalysed by phosphine-ligated Ni(0)
    作者:Christina N. Pierson、John F. Hartwig
    DOI:10.1038/s41557-024-01451-x
    日期:2024.6
    aryl halides to Ni(0) ligated by monophosphines occurs by both mechanisms and delineate how the branching of radical and non-radical pathways depends on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both the ligand and reactant arene as well as the identity of the halide. The one-electron pathway occurs by outer-sphere electron transfer to form an aryl radical rather than the often-proposed halogen atom transfer.
    第一行过渡属的配合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基本反应,因为它们倾向于经历单电子和双电子氧化还原步骤。关于芳基卤化物与 Ni(0) 的氧化加成(广泛实践的交叉偶联过程中的常见步骤)的经典和最新研究得出了关于逐步、自由基与协同机制的相互矛盾的结论,但这些信息对于基于地球上丰富的属的催化剂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展示了芳基卤化物与单膦连接的 Ni(0) 的氧化加成是通过两种机制发生的,并描述了自由基和非自由基途径的分支如何取决于配体和反应物芳烃的电子性质以及卤化物的身份。单电子途径是通过外球电子转移形成芳基自由基而不是通常提出的卤素原子转移而发生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