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p-tolylthio)pentan-2-one | 1233849-1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p-tolylthio)pentan-2-one
英文别名
4-[(4-Methylphenyl)sulfanyl]pentan-2-one;4-(4-methylphenyl)sulfanylpentan-2-one
4-(p-tolylthio)pentan-2-one化学式
CAS
1233849-14-3
化学式
C12H16OS
mdl
——
分子量
208.324
InChiKey
RRCZTBDQCOIQI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4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p-tolylthio)pentan-2-one六甲基磷酰三胺三氢化钐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59%的产率得到2,4,6-trimethyl-3,4,4a,7-tetrahydro-2H-thiochromen-4-ol
    参考文献:
    名称:
    SmI2介导的β-芳硫基酮的还原环化:硫代苯并吡喃衍生物的简便和非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SmI 2介导的β-芳硫基酮的还原性环化生成硫代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的过程通常没有观察到,报道的例子仅限于在底物中的双歧化。当前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存在其他取代模式时,环化反应也会发生,从而为高纯度和高非对映选择性提供了一种二氢硫代苯并二氢吡喃醇的通用方法。此外,尽管据报道还原性脱卤作用在还原环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β-芳基上的卤素取代是可以容忍的。二氢噻喃-4-醇很容易以几乎定量的产率被氧化成噻喃-4-醇。
    DOI:
    10.1039/c7ob01082f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苯二硫醚 在 (C6H3-2,6-(CH=NtBu)2)Sb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氘代苯 为溶剂, 反应 7.58h, 生成 4-(p-tolylthio)pent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锑氧化还原催化:通过独特的 Sb(I)/Sb(III) 氧化还原循环对二硫化物进行硼氢化
    摘要:
    二亚联苯ArSb I (Ar = [2,6-( t BuN=CH) 2 -C 6 H 3 ], 1 ) 与S 2 Tol 2 (Tol = p-甲苯基) 反应生成ArSb III (STol) 2 ( 2 ),经频哪醇硼烷处理后,可再生1 .这些过程揭示了前所未有的锑氧化还原催化作用,涉及有机二硫化物硼氢化的 Sb(I)/Sb(III) 循环。基本反应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支持催化模拟过渡金属过程,通过氧化加成、配体复分解和还原消除进行。二硫化物硼氢化生成的苯硫酚和硫代硼酸盐在1作为碱催化剂的辅助下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原位反应。这些串联反应建立了β-硫代羰基化合物的一锅合成方法,其中二亚联烯先后充当氧化还原催化剂和碱催化剂,说明了锑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多功能性和效率。
    DOI:
    10.1021/jacs.4c059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oinspired Catalytic Conjugate Additions of Thiophenols to α,β-Enones by a Disubstituted Benzoate-Bridged Nickel Mimic for the Active Site of Urease
    作者:Way-Zen Lee、Huan-Sheng Tseng、Tzu-Li Wang、Hui-Lien Tsai、Ting-Shen Kuo
    DOI:10.1021/om100103u
    日期:2010.7.12
    te (HL), was prepared to synthesize nickel mimics for the active site of urease. Reaction of the deprotonated L− with Ni(ClO4)2·6H2O afforded a dinickel complex, [LNi2(CH3CN)(THF)](ClO4)3 (1), characterized by UV/vis spectroscopy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Addition of urea to an acetonitrile solution of 1 afforded a dinickel urea adduct, [LNi2(urea)2](ClO4)3·2CH3CN (2), which was structurally and spectroscopically
    制备了二取代的苯甲酸酯多齿配体2,6-双[双(吡啶基-2-甲基)基乙氧基]苯甲酸酯(HL),以合成用于尿素酶活性位点的模拟物。去质子化的反应大号-用Ni(CLO 4)2 ·6H 2 ö得到一个dinickel络合物,[大号的Ni 2(CH 3 CN)(THF)](CLO 4)3(1),其特征在于通过UV / vis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尿素的除的乙腈溶液1,得到一个dinickel尿素加成物,[大号的Ni 2(尿素)2](ClO 4)3 ·2CH 3 CN(2),具有结构和光谱特征。1的1 H NMR和ESI-MS谱2既证实尿素分子仍然配位的中心2在溶液中。与尿素协调启示的中心1,苯硫酚,以α的共轭加成,由络合物催化β-烯酮1进行了检查,发现在良好的产率进行。相比之下,Ni(ClO 4)2 ·6H 2 O和H L的相同催化反应远没有那么有效。此外,除了加入NaOAc或NaOAcPh的
  • Highly Efficient Proline Ester-based Nickel Catalysts for Michael Addition of Thiophenols to α,β-Enones
    作者:Way-Zen Lee、Chien-Wei Chiang、Girish M. Kulkarni、Ting-Shen Kuo
    DOI:10.1002/jccs.201200386
    日期:2013.3
    Two N3O2 pentadentate ligands, BMPP and BPPP, were prepared for synthesizing highly efficient nickel catalysts, [Ni(BMPP)(CH3CN)](ClO4)2 (1) and [Ni(BPPP)(CH3CN)](BPh4)(ClO4) (2), for thia‐Michael addition of thiophenols to α,β‐enones. X‐ray structures of 1 and 2 revealed that a labile CH3CN molecule was bound to the nickel center of the catalysts. ESI‐MS spect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iolate replaced
    制备了两个N 3 O 2五齿配体BMPPBPPP来合成高效催化剂[Ni(BMPP)(CH 3 CN)](ClO 4)2(1)和[Ni(BPPP)(CH 3 CN) )](BPh 4)(ClO 4)(2),用于苯酚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到α,β-烯酮中。1和2的X射线结构表明,不稳定的CH 3 CN分子与催化剂的中心键合。ESI-MS光谱表明,硫醇盐取代了结合的CH 3CN分子在催化循环中与中心配位。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p)-2-(叔丁硫基)-1-(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1E)-1-{4-[(4-氨基苯基)硫烷基]苯基}乙酮肟 颜料红88 颜料紫36 顺式-1,2-二(乙硫基)-1-丙烯 非班太尔-D6 雷西那得中间体 阿西替尼杂质J 阿西替尼杂质C 阿西替尼杂质4 阿西替尼杂质 阿西替尼 阿拉氟韦 阿扎毒素 阿嗪米特 阔草特 银(I)(6-氨基-2-(甲硫基)-5-亚硝基嘧啶-4-基)酰胺水合物 钾三氟[3-(苯基硫基)丙基]硼酸酯(1-) 邻甲苯基(对甲苯基)硫化物 避虫醇 连翘脂苷B 还原红 41 还原紫3 还原桃红R 达索尼兴 辛硫醚 辛-1,7-二炔-1-基(苯基)硫烷 西嗪草酮 萘,2-[(2,3-二甲基苯基)硫代]- 莫他哌那非 茴香硫醚 苯醌B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甲基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6-二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2-[(2-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氯-4-[(4-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乙硫基)- 苯酚,3,5-二[(苯基硫代)甲基]- 苯胺,4-[5-溴-3-[4-(甲硫基)苯基]-2-噻嗯基]- 苯胺,3-氯-4-[(1-甲基-1H-咪唑-2-基)硫代]- 苯胺,2-[(2-吡啶基甲基)硫代]- 苯硫醚-D10 苯硫胍 苯硫基乙酸 苯硫代磺酸S-(三氯乙烯基)酯 苯甲醇,2,3,4,5,6-五氟-a-[(苯基硫代)甲基]-,(R)- 苯甲酸,3-[[2-[(二甲氨基)甲基]苯基]硫代]-,盐酸 苯甲胺,5-氟-2-((3-甲氧苯基)硫代)-N,N-二甲基-,盐酸 苯甲二硫酸,4-溴苯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