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4-(2-(dibenzylamino)phenyl)but-3-en-2-one | 1417628-0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4-(2-(dibenzylamino)phenyl)but-3-en-2-one
英文别名
(E)-4-(2-(dibenzylamino)phenyl)butenone;(E)-4-[2-(dibenzylamino)phenyl]but-3-en-2-one
(E)-4-(2-(dibenzylamino)phenyl)but-3-en-2-one化学式
CAS
1417628-01-3
化学式
C24H23NO
mdl
——
分子量
341.453
InChiKey
OLTALYHCNUMSQF-WUKNDPD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4-(2-(dibenzylamino)phenyl)but-3-en-2-one 在 (4,4'-di-tert-butyl-2,2'-dipyridyl)-bis-(2-phenylpyridine(-1H))-iridium(III)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63%的产率得到1-benzyl-2-phenyl-1H-indole-3-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中的氧开关:自由基加成和环化以及意外的碳-碳键裂解反应
    摘要:
    已经开发出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的叔胺的分子间和分子内 CH 官能化反应。发现氧气作为化学开关触发两种不同的反应途径,并从相同的起始材料中获得两种不同类型的产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N,N-二甲基-苯胺与缺电子烯烃的分子间加成以良好到高产率提供了γ-氨基腈。在氧气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导致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良好的产率形成四氢喹啉衍生物。自由基加成的分子内形式导致了 indole-3-carboxaldehyde 衍生物的意外形成。
    DOI:
    10.1021/ja309580a
  • 作为产物:
    描述:
    N,N-二苯甲基-2-溴苯胺叔丁基锂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E)-4-(2-(dibenzylamino)phenyl)but-3-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硼烷催化 2-氨基查耳酮的氧化还原异构化:氢化物提取或氢化物迁移?
    摘要:
    开发了硼烷催化的 2-氨基查耳酮的氧化还原异构化。通过动力学、同位素标记和竞争实验以及计算研究进行的机理研究证实了协同 [1,5] 氢化物转移是操作机制。氧化还原异构化产物以高产率和高达 >95:5 的非对映选择性获得。
    DOI:
    10.1002/ejoc.2021008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xygen Switch in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Radical Additions and Cyclizations and Unexpected C–C-Bond Cleavage Reactions
    作者:Shaoqun Zhu、Arindam Das、Lan Bui、Hanjun Zhou、Dennis P. Curran、Magnus Rueping
    DOI:10.1021/ja309580a
    日期:2013.2.6
    oxygen, a radical addition/cyclization reaction occurred which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etra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in good yield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intramolecular version of the radical addition led to the unexpected formation of indole-3-carboxaldehyde derivatives.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this reaction cascade uncovered a new photoredox catalyzed C-C bond cleavage reaction
    已经开发出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的叔胺的分子间和分子内 CH 官能化反应。发现氧气作为化学开关触发两种不同的反应途径,并从相同的起始材料中获得两种不同类型的产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N,N-二甲基-苯胺与缺电子烯烃的分子间加成以良好到高产率提供了γ-氨基腈。在氧气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导致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良好的产率形成四氢喹啉衍生物。自由基加成的分子内形式导致了 indole-3-carboxaldehyde 衍生物的意外形成。
  • Borane Catalyzed Redox Isomerization of 2‐Amino Chalcones: Hydride Abstraction or Hydride Migration?
    作者:Rundong Zhou、Jan Paradies
    DOI:10.1002/ejoc.202100883
    日期:2021.12.14
    The borane catalyzed redox isomerization of 2-amino chalocones was develope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by kinetic, isotopic labelling, and competition experiments as well as computational studies corroborate the concerted [1,5] hydride shift as operative mechanism. The redox isomerization products a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 and up to >95 : 5 diastereoselectivity.
    开发了硼烷催化的 2-氨基查耳酮的氧化还原异构化。通过动力学、同位素标记和竞争实验以及计算研究进行的机理研究证实了协同 [1,5] 氢化物转移是操作机制。氧化还原异构化产物以高产率和高达 >95:5 的非对映选择性获得。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