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研究了通过将富含电子的杂原子作为额外的供体引入常规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的供体或桥中,从而增强了电光响应。已合成并系统研究了一系列基于相同的三
氰呋喃受体(TCF)但在烷基
氨基苯基供体(C2或C3)或
噻吩桥(C4)中具有不同杂原子的发色团C2-C4。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发色团C2-C4比传统发色团C1具有更小的能隙和更大的一阶超极化率(β)由于额外的杂原子。单晶结构分析和优化构型表明,合理引入的杂原子基团将带来较大的β和较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这有利于将分子β转化为电场极化膜中的大电光活性。含25%(重量)这些新发色团的无定形聚
碳酸酯中掺杂的极化膜的电光系数分别为1310 nm,发色团C3和C4的值分别为83和91 pm V -1,是发色团C3和C4的两倍。传统生色团C1(39 pm V -1)。高r 33值表明,将杂原子引入常规分子结构的供体和桥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子给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