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6-amino-3-(4-aminobenzylidene)-2,3-dihydropyrrolo[2,1-b]quinazolin-9(1H)-one | 1148033-9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6-amino-3-(4-aminobenzylidene)-2,3-dihydropyrrolo[2,1-b]quinazolin-9(1H)-one
英文别名
(3E)-6-amino-3-[(4-aminophenyl)methylidene]-1,2-dihydropyrrolo[2,1-b]quinazolin-9-one
(E)-6-amino-3-(4-aminobenzylidene)-2,3-dihydropyrrolo[2,1-b]quinazolin-9(1H)-one化学式
CAS
1148033-95-7
化学式
C18H16N4O
mdl
——
分子量
304.351
InChiKey
DPKSRSYQQFAQNT-FMIVXFB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80 °C(Solvent: Ethanol; Acetone)
  • 沸点:
    619.1±65.0 °C(predicted)
  • 密度:
    1.41±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84.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6-amino-3-(4-aminobenzylidene)-2,3-dihydropyrrolo[2,1-b]quinazolin-9(1H)-one 在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E)-3-(diethylamino)-N-(4-((6-(3-(diethylamino)propanamido)-9-oxo-1,2-dihydropyrrolo[2,1-b]quinazolin-3(9H)-ylidene)methyl)phenyl)prop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未融合的芳族分子的平面度对G-四链体结合的影响:向异靛酮衍生物学习†
    摘要:
    G-四链体结构是与DNA相互作用的抗癌剂的一类有吸引力的新靶标。这种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G四联体,它由四个共面鸟嘌呤组成,是小分子的主要结合位点。NMR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G四方表面的平面度在溶液中具有很高的动态性。为了更好地研究未融合的芳族配体的平面度如何影响其四链体结合性能,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平面度可控的异靛酮衍生物。使用一系列生物物理研究系统地探索了G-四链体DNA与这些设计的配体的相互作用。FRET熔融SPR 和CD光谱结果表明,降低它们未融合的芳族核的平面性导致它们对G-四链体的结合亲和力和稳定能力降低。NMR研究还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会堆积在G四重唱表面上。这样的结果与随后的分子模型研究平行。详细的结合能分析表明范德华能量(ΔÈ VDW)和熵(Ť Δ小号)负责其降低四链结合和稳定化效果。所有这些结果提供了有关如何通过调节配体的平面度来控制四链体识别的见识信息,这为未融合的芳
    DOI:
    10.1039/c1ob05884c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4-硝基苯甲酸 在 sodiumsulfide nonahydrate 、 乙酸酐 、 sodium hydroxid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生成 (E)-6-amino-3-(4-aminobenzylidene)-2,3-dihydropyrrolo[2,1-b]quinazolin-9(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未融合的芳族分子的平面度对G-四链体结合的影响:向异靛酮衍生物学习†
    摘要:
    G-四链体结构是与DNA相互作用的抗癌剂的一类有吸引力的新靶标。这种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G四联体,它由四个共面鸟嘌呤组成,是小分子的主要结合位点。NMR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G四方表面的平面度在溶液中具有很高的动态性。为了更好地研究未融合的芳族配体的平面度如何影响其四链体结合性能,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平面度可控的异靛酮衍生物。使用一系列生物物理研究系统地探索了G-四链体DNA与这些设计的配体的相互作用。FRET熔融SPR 和CD光谱结果表明,降低它们未融合的芳族核的平面性导致它们对G-四链体的结合亲和力和稳定能力降低。NMR研究还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会堆积在G四重唱表面上。这样的结果与随后的分子模型研究平行。详细的结合能分析表明范德华能量(ΔÈ VDW)和熵(Ť Δ小号)负责其降低四链结合和稳定化效果。所有这些结果提供了有关如何通过调节配体的平面度来控制四链体识别的见识信息,这为未融合的芳
    DOI:
    10.1039/c1ob05884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saindigotone Derivatives: A New Class of Highly Selective Ligands for Telomeric G-Quadruplex DNA
    作者:Jia-Heng Tan、Tian-Miao Ou、Jin-Qiang Hou、Yu-Jing Lu、Shi-Liang Huang、Hai-Bin Luo、Jian-Yong Wu、Zhi-Shu Huang、Kwok-Yin Wong、Lian-Quan Gu
    DOI:10.1021/jm801600m
    日期:2009.5.14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aptive scaffold might not only allow the ligands to well occupy the G-quartet but also perfectly bind to the grooves of the G-quadruplex.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the multiple binding modes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mproved binding ability and high selectivity of these ligands toward G-quadruplex over duplex DNA. Long-term exposure of HL60 and CA46 cancer cells to compound
    四种异靛酮衍生物(5a,b和6a,b设计为端粒G-四链体配体的)已被合成和表征。这些化合物中未融合的芳环在G-四链体识别中具有灵活且自适应的构象。通过FRET熔解,荧光滴定,CD光谱,连续变异和分子模型研究,探索了人类端粒G-四链体DNA与这些设计的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支架不仅可以使配体很好地占据G四联体,而且可以与G四联体的凹槽完美结合。多种结合模式的协同作用可能是这些配体相对于双链DNA对G-四链体的结合能力提高和选择性高的原因。HL60和CA46癌细胞长期暴露于化合物5a 端粒显示出明显的下降,人口增长,细胞衰老表型和端粒长度的缩短,这与有效的端粒G四联体配体和端粒酶抑制剂的行为是一致的。
  • Impact of planarity of unfused aromatic molecules on G-quadruplex binding: Learning from isaindigotone derivatives
    作者:Jin-Qiang Hou、Jia-Heng Tan、Xiao-Xiao Wang、Shuo-Bin Chen、Si-Yuan Huang、Jin-Wu Yan、Shu-Han Chen、Tian-Miao Ou、Hai-Bin Luo、Ding Li、Lian-Quan Gu、Zhi-Shu Huang
    DOI:10.1039/c1ob05884c
    日期:——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interaction of G-quadruplex DNA with these designed ligands was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using a series of biophysical studies. The FRET-melting, SPR, and CD spect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reducing the planarity of their unfused aromatic core resulted in their decreased binding affinity and stabilization ability for G-quadruplex. NMR studie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G-四链体结构是与DNA相互作用的抗癌剂的一类有吸引力的新靶标。这种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G四联体,它由四个共面鸟嘌呤组成,是小分子的主要结合位点。NMR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G四方表面的平面度在溶液中具有很高的动态性。为了更好地研究未融合的芳族配体的平面度如何影响其四链体结合性能,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平面度可控的异靛酮衍生物。使用一系列生物物理研究系统地探索了G-四链体DNA与这些设计的配体的相互作用。FRET熔融SPR 和CD光谱结果表明,降低它们未融合的芳族核的平面性导致它们对G-四链体的结合亲和力和稳定能力降低。NMR研究还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会堆积在G四重唱表面上。这样的结果与随后的分子模型研究平行。详细的结合能分析表明范德华能量(ΔÈ VDW)和熵(Ť Δ小号)负责其降低四链结合和稳定化效果。所有这些结果提供了有关如何通过调节配体的平面度来控制四链体识别的见识信息,这为未融合的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