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amino>fluorene | 72336-1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amino>fluorene
英文别名
N,N-diethyl-glycine fluoren-9-ylamide;N,N-Diaethyl-glycin-fluoren-9-ylamid;9((Dietamino)acetylamino) fluorene;2-(diethylamino)-N-(9H-fluoren-9-yl)acetamide
9-<N-<(N',N'-dimethylamino)acetyl>amino>fluorene化学式
CAS
72336-12-0
化学式
C19H22N2O
mdl
——
分子量
294.396
InChiKey
KETUTHTWZHVOJ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3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9-氨基芴 在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9-amino>fluor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氰化物离子诱捕代谢产生的亲电子物质:1-苄基吡咯烷的代谢。
    摘要:
    1-苄基吡咯烷(4),特别是氘标记的4的类似物与氰化物离子存在下的兔肝微粒体制剂的孵育导致了1-苄基-2-氰基吡咯烷(13),顺式和反式-1的表征-苄基-2,5-二氰基吡咯烷(分别为14a和14b)和1-苄基-5-氰基-2-吡咯烷酮(15)。认为胺的氰基加合物是由氰化物离子对代谢产生的亚胺类物质的亲核攻击产生的。氰基内酰胺可以通过二氰基化合物的混合功能氧化来制备。rabbit标记的1-苄基吡咯烷与兔肝微粒体制剂的孵育导致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酯的依赖性烟碱减少,从而使标记掺入从孵育后分离的大分子级分中。尽管掺入水平比形成的氰基加合物的水平低,但与报道的其他代谢活化细胞毒性剂的水平相当。尝试确定可能的芳烃氧化物重排产物1-(4-羟基苄基)吡咯烷(24)为4的代谢物,但未成功。结果促使我们推测代谢产生的亚胺离子能够使存在于微粒体大分子上的亲核官能团烷基化。
    DOI:
    10.1021/jm00176a0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pping of metabolically generated electrophilic species with cyanide ion: metabolism of 1-benzylpyrrolidine
    作者:Bert Ho、Neal Castagnoli
    DOI:10.1021/jm00176a006
    日期:1980.2
    analogues of 4 with rabbit liver microsomal prepar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cyanide ion have le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1-benzyl-2-cyanopyrrolidine (13), cis- and trans-1-benzyl-2,5-dicyanopyrrolidine (14a and 14b, respectively), and 1-benzyl-5-cyano-2-pyrrolidinone (15). The cyano adducts of the amine are thought to result from nucleophilic attack by cyanide ion on metabolically generated iminium species
    1-苄基吡咯烷(4),特别是氘标记的4的类似物与氰化物离子存在下的兔肝微粒体制剂的孵育导致了1-苄基-2-氰基吡咯烷(13),顺式和反式-1的表征-苄基-2,5-二氰基吡咯烷(分别为14a和14b)和1-苄基-5-氰基-2-吡咯烷酮(15)。认为胺的氰基加合物是由氰化物离子对代谢产生的亚胺类物质的亲核攻击产生的。氰基内酰胺可以通过二氰基化合物的混合功能氧化来制备。rabbit标记的1-苄基吡咯烷与兔肝微粒体制剂的孵育导致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酯的依赖性烟碱减少,从而使标记掺入从孵育后分离的大分子级分中。尽管掺入水平比形成的氰基加合物的水平低,但与报道的其他代谢活化细胞毒性剂的水平相当。尝试确定可能的芳烃氧化物重排产物1-(4-羟基苄基)吡咯烷(24)为4的代谢物,但未成功。结果促使我们推测代谢产生的亚胺离子能够使存在于微粒体大分子上的亲核官能团烷基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黎芦碱 鳥胺酸 魏因勒卜链接剂 雷迪帕韦二丙酮合物 雷迪帕韦 雷尼托林 锰(2+)二{[乙酰基(9H-芴-2-基)氨基]氧烷负离子} 达托霉素杂质 赖氨酸杂质4 螺[环戊烷-1,9'-芴] 螺[环庚烷-1,9'-芴] 螺[环己烷-1,9'-芴] 螺-(金刚烷-2,9'-芴) 藜芦托素 荧蒽 反式-2,3-二氢二醇 草甘膦-FMOC 英地卡胺 苯芴醇杂质A 苯并[a]芴酮 苯基芴胺 苯(甲)醛,9H-芴-9-亚基腙 芴甲氧羰酰胺 芴甲氧羰酰基高苯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肌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Β环己基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O-三苯甲基丝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6-氨基己酸 芴甲氧羰基-高丝氨酸内酯 芴甲氧羰基-缬氨酸-1-13C 芴甲氧羰基-beta-赖氨酰酸(叔丁氧羰基) 芴甲氧羰基-S-叔丁基-L-半胱氨酸五氟苯基脂 芴甲氧羰基-S-乙酰氨甲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PEG9-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8-琥珀酰亚胺酯 芴甲氧羰基-PEG7-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4-羧酸 芴甲氧羰基-O-苄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O-叔丁酯-L-苏氨酸五氟苯酚酯 芴甲氧羰基-O-叔丁基-D-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N6-三甲基硅乙氧羰酰基-L-赖氨酸 芴甲氧羰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L-脯氨酸五氟苯酯 芴甲氧羰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L-β-高亮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