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苄基-1,1-二甲基-1,2,3,4-四氢苯并[D][1,3]氮杂环丙烷 | 54848-64-5

中文名称
3-苄基-1,1-二甲基-1,2,3,4-四氢苯并[D][1,3]氮杂环丙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enzyl-1,1-dimethyl-1,2,3,4-tetrahydrobenzo[d][1,3]azasiline
英文别名
3-benzyl-1,1-dimethyl-2,4-dihydro-3,1-benzazasiline
3-苄基-1,1-二甲基-1,2,3,4-四氢苯并[D][1,3]氮杂环丙烷化学式
CAS
54848-64-5
化学式
C17H21NSi
mdl
——
分子量
267.446
InChiKey
RXCSACAHUYRXE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苄基-1,1-二甲基-1,2,3,4-四氢苯并[D][1,3]氮杂环丙烷盐酸 、 20% palladium hydroxide-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 O-(1H-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23.0 ℃ 、275.8 kPa 条件下, 反应 14.0h, 生成 (4-bromophenyl)(1,1-dimethyl-1,4-dihydrobenzo[d][1,3]azasilin-3(2H)-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硅氮杂环的合成、反应性、功能化和 ADMET 性质
    摘要:
    在药物设计和开发中,含硅化合物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尽管它们有可能提高药物类候选药物的效力,还可以提高其物理化学和 ADME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特性,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特性。硅的特性。这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合成各种有机硅结构的通用方法。因此,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构建块策略,它不同于将硅纳入候选药物的传统方法。描述了含硅四氢喹啉和四氢异喹啉结构单元的灵活、多克级合成,以及使用优化以适应硅特性的常见反应快速构建不同官能化的含硅氮杂环的方法。此外,为了更好地阐明硅掺入的缺点和优势,在以 ADMET 为重点的生物学研究中对选定的化合物及其碳类似物提出了挑战。
    DOI:
    10.1021/jacs.8b03187
  • 作为产物:
    描述:
    (2-((chloromethyl)dimethylsilyl)phenyl)methanol 在 吡啶氯化亚砜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3-苄基-1,1-二甲基-1,2,3,4-四氢苯并[D][1,3]氮杂环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含硅氮杂环的合成、反应性、功能化和 ADMET 性质
    摘要:
    在药物设计和开发中,含硅化合物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尽管它们有可能提高药物类候选药物的效力,还可以提高其物理化学和 ADME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特性,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特性。硅的特性。这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合成各种有机硅结构的通用方法。因此,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构建块策略,它不同于将硅纳入候选药物的传统方法。描述了含硅四氢喹啉和四氢异喹啉结构单元的灵活、多克级合成,以及使用优化以适应硅特性的常见反应快速构建不同官能化的含硅氮杂环的方法。此外,为了更好地阐明硅掺入的缺点和优势,在以 ADMET 为重点的生物学研究中对选定的化合物及其碳类似物提出了挑战。
    DOI:
    10.1021/jacs.8b0318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of 1,1-dimethyl-3-substituted-1,2,3,4-tetrahydrobenzo [d]-1,3-azasilines and their methiodides
    作者:Yoshiro Sato、Yuji Fukami、Hideaki Shirai
    DOI:10.1016/s0022-328x(00)86448-7
    日期:1974.9
    3-trimethyl-3-subsstituted-1,2,3,4-tetrahydrobenzo[d]-1,3-azoniasiline iodides (IV)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s of (2-bromomethylphenyl)chloromethyldimethylsilane (II) with primary amines or secondary amines. In liquid ammonia (II) let to 3,3′-spirobi (1,1-dimethyl-1,2,3,4-tetrahydrobenzo[d]-1,3-azoniasiline) iodide (VI) as a major product.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reduction of IV gave predominantly N-methyl-
    1,1-二甲基-3-取代的1,2,3,4-四氢苯并[ d ] -1,3-氮杂(III)和1,1,3-三甲基-3-取代-1,2,3,通过(2-溴甲基苯基)甲基二甲基硅烷(II)与伯胺或仲胺的反应合成4-四氢苯并[ d ] -1,3-偶氮硅烷化物(IV)。在液态(II)中,以3,3'-螺双(1,1-二甲基-1,2,3,4-四氢苯并[ d ] -1,3-氮杂亚胺化物(VI)为主要产物。IV的氢化铝还原主要得到N-甲基-N-取代的-2-三甲基甲硅烷基苄基胺(VIII)。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