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酶中的硫连接通常赋予活性位点独特的性质,无论是细胞色素 P450 中的轴向半胱氨酸配体还是非血红素铁酶中的赤道硫/硫醇连接。为了了解硫与铁络合物的连接以及它如何影响活性物质的结构、光谱和内在特性以及底物的催化作用,我们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硫与胺连接的铁(IV)-氧络合物进行了比较。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仿生 N 4 S 连接的铁(IV)–氧代复合物,并将获得的结果与类似的 N 5 -连接的铁(IV)–氧代复合物进行了比较。我们的工作表明,在赤道配体框架中用胺取代硫可以提高氧原子和氢原子转移反应的速率。此外,与N 5连接的铁(IV)-氧配合物相比,硫连接的铁(IV)-氧配合物通过不同的反应机制进行反应,其中前者通过氢化物转移进行反应,后者通过自由基途径进行反应。我们表明反应性差异是由两种配合物之间氧化还原电位的巨大变化引起的。我们的研究强调了将硫配体引入非血红素铁(IV)-氧配合物的赤道配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