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1-methyl-3-[(3R)-1-methyl-2-oxo-3-phenylpyrrolidine-3-carbonyl]-3-phenylpyrrolidin-2-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1-methyl-3-[(3R)-1-methyl-2-oxo-3-phenylpyrrolidine-3-carbonyl]-3-phenylpyrrolidin-2-one
英文别名
——
(3R)-1-methyl-3-[(3R)-1-methyl-2-oxo-3-phenylpyrrolidine-3-carbonyl]-3-phenylpyrrolidin-2-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3H24N2O3
mdl
——
分子量
376.455
InChiKey
ZHQNRUAVCCIQGL-DHIUTWE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5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R)-1-methyl-3-[(3R)-1-methyl-2-oxo-3-phenylpyrrolidine-3-carbonyl]-3-phenylpyrrolidin-2-one 以 neat (no solvent, solid phase) 为溶剂, 以51%的产率得到dl-3,3-bis(1-methyl-3-phen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难以捉摸的哌啶二氢吲哚支架的双(环色胺)生物碱的发现和全合成
    摘要:
    双(环色胺)生物碱几十年来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双(环色胺)生物碱的五种可能的支架最初是在 1950 年代提出的,但迄今为止,在天然产物中仅观察到其中四种支架。我们通过合成现在称为“二氢精神三嗪”和“精神三嗪”的化合物,描述了对难以捉摸的第五个支架——哌啶二氢吲哚的合成途径。随后在花Psychotria colorata 的提取物中鉴定出这些化合物中的后者。我们的合成路线采用立体定向固态光脱羰反应来引入关键的邻位四元立体中心。
    DOI:
    10.1021/jacs.0c04760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基丙二酸二乙酯盐酸甲醇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cobalt(II) chloride hexahydrate 、 、 sodium hydride 、 sodium hydroxide 、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甲苯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3R)-1-methyl-3-[(3R)-1-methyl-2-oxo-3-phenylpyrrolidine-3-carbonyl]-3-phen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驯服结晶固态中的自由基对:精神三嗪的发现和全合成
    摘要:
    固态光脱羰是一种在复杂分子中形成受阻 C-C 键的有吸引力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方法。该研究公开了使用该反应来组装双(环色胺)生物碱中存在的邻位四元立构中心基序。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对底物构象对固态光脱羰反应成功或失败的作用的实验和计算研究来实现的。这为优化全合成关键步骤的晶体工程策略提供了信息。最终,这一努力最终成功合成了双(环色胺)生物碱“psychotriadine”,其特征是难以捉摸的哌啶基吲哚啉框架。 Psychotriadine 是一种以前未知的化合物,在Psychotria colorata花的提取物中被鉴定出,这表明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代谢物。
    DOI:
    10.1021/jacs.1c011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sendiz, Marino J. E.; Family, Farnosh; Fuller, Kerria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vol. 131, p. 8425 - 8433
    作者:Resendiz, Marino J. E.、Family, Farnosh、Fuller, Kerrian、Campos, Luis M.、Khan, Saeed I.、et al.
    DOI:——
    日期:——
  • Taming Radical Pairs in the Crystalline Solid State: Discovery and Total Synthesis of Psychotriadine
    作者:Jordan J. Dotson、Ieva Liepuoniute、J. Logan Bachman、Vince M. Hipwell、Saeed I. Khan、K. N. Houk、Neil K. Garg、Miguel A. Garcia-Garibay
    DOI:10.1021/jacs.1c01100
    日期:2021.3.17
    hindered C–C bonds in complex molecules. This study discloses the use of this reaction to assemble the vicinal quaternary stereocenter motif present in bis(cyclotryptamine) alkaloids. Our strategy was enabled by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role of substrate conformation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solid-state photodecarbonylation reaction. This informed a crystal engineering strategy
    固态光脱羰是一种在复杂分子中形成受阻 C-C 键的有吸引力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方法。该研究公开了使用该反应来组装双(环色胺)生物碱中存在的邻位四元立构中心基序。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对底物构象对固态光脱羰反应成功或失败的作用的实验和计算研究来实现的。这为优化全合成关键步骤的晶体工程策略提供了信息。最终,这一努力最终成功合成了双(环色胺)生物碱“psychotriadine”,其特征是难以捉摸的哌啶基吲哚啉框架。 Psychotriadine 是一种以前未知的化合物,在Psychotria colorata花的提取物中被鉴定出,这表明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代谢物。
  • Discovery and Total Synthesis of a Bis(cyclotryptamine) Alkaloid Bearing the Elusive Piperidinoindoline Scaffold
    作者:Jordan J. Dotson、J. Logan Bachman、Miguel A. Garcia-Garibay、Neil K. Garg
    DOI:10.1021/jacs.0c04760
    日期:2020.7.8
    fifth scaffold, the piperidinoindoline, through syntheses of compounds now termed "dihydropsychotriadine" and "psychotriadine." The latter of these compounds was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in extracts of the flower Psychotria colorata. Our synthetic route features a stereospecific solid-state photodecarbonylation reaction to introduce the key vicinal quaternary stereocenters.
    双(环色胺)生物碱几十年来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双(环色胺)生物碱的五种可能的支架最初是在 1950 年代提出的,但迄今为止,在天然产物中仅观察到其中四种支架。我们通过合成现在称为“二氢精神三嗪”和“精神三嗪”的化合物,描述了对难以捉摸的第五个支架——哌啶二氢吲哚的合成途径。随后在花Psychotria colorata 的提取物中鉴定出这些化合物中的后者。我们的合成路线采用立体定向固态光脱羰反应来引入关键的邻位四元立体中心。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2''R)-(-)-2,2''-联吡咯烷 麦角甾-7,22-二烯-3-基亚油酸酯 马来酰亚胺霉素 马来酰亚胺基甲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酯 马来酰亚胺丙酰基-dPEG4-NHS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6-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24-丙酸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12-丙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二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三(乙烯乙二醇)-丙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PEG3-羟基 马来酰亚胺-PEG2-胺三氟醋酸盐 马来酰亚胺-PEG2-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 频哪醇硼酸酯 顺式4-甲基吡咯烷酮-3-醇盐酸盐 顺式3,4-二氨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二甲基 1-苄基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N-[2-(2,6-二甲基-1-哌啶基)乙基]-2-氧代-4-苯基-1-吡咯烷乙酰胺 顺式-N-Boc-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5-苄基-2-叔丁氧羰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4-氧代-六氢-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羟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2-甲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2,5-二甲基吡咯烷 顺式-1-苄基-3,4-吡咯烷二甲酸二乙酯 顺式-(9CI)-3,4-二乙烯-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 顺-八氢环戊[c]吡咯-5-酮盐酸盐 非星匹宁 阿维巴坦中间体1 阿曲生坦中间体 阿曲生坦 间甲氧基苯乙腈 铂(2+)羟基乙酸酯-吡咯烷-3-胺(1:1:1) 钾2-氧代吡咯烷-1-磺酸酯 钠1-[(9E)-9-十八碳烯酰基氧基]-2,5-二氧代-3-吡咯烷磺酸酯 金刚烷-1-基(吡咯烷-1-基)甲酮 酸-1-吡咯烷-1,4-氨基-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酯,(2S,4R)- 酚丙氢吡咯 试剂3-Mercaptopropanyl-N-hydroxysuccinimideester 西他利酮 血红素酸 螺虫乙酯残留代谢物Mono-Hydroxy 萘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