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dithia-4,12-diazacyclotetradecane | 91269-0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dithia-4,12-diazacyclotetradecane
英文别名
——
1,8-dithia-4,12-diazacyclotetradecane化学式
CAS
91269-07-7
化学式
C10H22N2S2
mdl
——
分子量
234.43
InChiKey
WYHVOVLITOEVD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86.8±37.0 °C(Predicted)
  • 密度:
    0.97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74.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8-dithia-4,12-diazacyclotetradecane 作用下, 以 various solvent(s)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N2S2-大环的Cu(II)和Ni(II)配合物的形成和解离动力学。
    摘要:
    Cu(2+)和Ni(2+)配合物与一系列N(2)S(2)大环形成和解离的动力学,其中环尺寸和施主基团排列的几何形状已经改变,已经在25℃下测量并且I = 0.5(KNO(3))。在形成步骤中,配体的去质子化的(L)和单质子化的(LH(+))都是反应性物种。在某些情况下,由ICB效应支持的第一键成质子化形式的速率决定性,而与环的大小无关。在单质子化形式中,由于氢键引起的电荷排斥和/或构象变化,我们发现速度较慢。相反,解离的机理非常取决于环的大小。具有较小环的配合物直接作为柔性开链配体与H(+)反应。相反,具有较大环的配合物以与刚性配体类似的方式反应:首先金属胺键缓慢解离,以使胺的自由电子对可以“脱离构象”,然后被质子化。14元大环L(3)形成络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处于理想配位状态,因此它们的离解变得非常缓慢。
    DOI:
    10.1039/b417405b
  • 作为产物:
    描述:
    3,3'-二氨基丙基硫醚氯化亚砜diborane(6)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7.17h, 生成 1,8-dithia-4,12-diazacyclotetra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大环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第十九部分。一系列12-,14-和16-元顺式和反式-N 2 S 2-大环的合成和Cu 2 + -配合物†
    摘要:
    通过高稀释环化反应和随后的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2、14和16元N 2 S 2-大环(9-11和19-21),具有杂原子的顺式和反式排列。酰胺与B 2 H 6。用这些配体制备了相应的Cu 2+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UV / VIS光谱,电化学和EPR性能。通常在水溶液中可以观察到在270–320 nm,330–370 nm和530–620 nm处的三个吸收带,这些吸收带已分配给NCu 2+和SCu 2+电荷转移带和到dd *跃迁。在所有情况下,CH 3 CN中的循环伏安法均显示在针对SHE的电位为10-480 mV时可逆或准可逆Cu 2+ / Cu +-转变。从EPR光谱获得的g ′和A ′值表明,14元顺式-N 2 S 2-大环的Cu 2 + -配合物的几何形状比其他配合物的畸变少。
    DOI:
    10.1002/hlca.198406701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 complexes with macrocyclic ligands. Part XIX. Synthesis and Cu2+-complexes of a series of 12-, 14- and 16-memberedcis- andtrans-N2S2-macrocycles
    作者:Liselotte Siegfried、Thomas A. Kaden
    DOI:10.1002/hlca.19840670105
    日期:1984.2.1
    N2S2-macrocycles (9–11 and 19–21) with cis and trans-arrangement of the heteroatom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igh-dilution cyclization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of the amides with B2H6. With these ligands the corresponding Cu2+-complexe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UV/VIS spectra, their electrochemistry and their EPR properties have been studied. Generally three absorption bands at 270–320 nm, 330–370 nm
    通过高稀释环化反应和随后的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2、14和16元N 2 S 2-大环(9-11和19-21),具有杂原子的顺式和反式排列。酰胺与B 2 H 6。用这些配体制备了相应的Cu 2+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UV / VIS光谱,电化学和EPR性能。通常在水溶液中可以观察到在270–320 nm,330–370 nm和530–620 nm处的三个吸收带,这些吸收带已分配给NCu 2+和SCu 2+电荷转移带和到dd *跃迁。在所有情况下,CH 3 CN中的循环伏安法均显示在针对SHE的电位为10-480 mV时可逆或准可逆Cu 2+ / Cu +-转变。从EPR光谱获得的g ′和A ′值表明,14元顺式-N 2 S 2-大环的Cu 2 + -配合物的几何形状比其他配合物的畸变少。
  • Formation and dissociation kinetics of Cu(ii) and Ni(ii) complexes with N2S2-macrocycles
    作者:Liselotte Siegfried、Thomas A. Kaden
    DOI:10.1039/b417405b
    日期:——
    The kinetics of the form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the Cu(2+) and Ni(2+) complexes with a series of N(2)S(2) macrocycles, in which the ring size and the geometry of the arrangement of the donor groups have been varied, have been measured at 25 [degree]C and I= 0.5 (KNO(3)). Both the deprotonated (L) and the monoprotonated (LH(+)) form of the ligands are reactive species in the formation step. In their
    Cu(2+)和Ni(2+)配合物与一系列N(2)S(2)大环形成和解离的动力学,其中环尺寸和施主基团排列的几何形状已经改变,已经在25℃下测量并且I = 0.5(KNO(3))。在形成步骤中,配体的去质子化的(L)和单质子化的(LH(+))都是反应性物种。在某些情况下,由ICB效应支持的第一键成质子化形式的速率决定性,而与环的大小无关。在单质子化形式中,由于氢键引起的电荷排斥和/或构象变化,我们发现速度较慢。相反,解离的机理非常取决于环的大小。具有较小环的配合物直接作为柔性开链配体与H(+)反应。相反,具有较大环的配合物以与刚性配体类似的方式反应:首先金属胺键缓慢解离,以使胺的自由电子对可以“脱离构象”,然后被质子化。14元大环L(3)形成络合物,其中金属离子处于理想配位状态,因此它们的离解变得非常缓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顺-丙二腈 非那唑啉 靛酚钠盐 靛酚 霜霉威盐酸盐 霜脲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