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isopropyl-6-methylpicolinamide | 205190-0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isopropyl-6-methylpicolinamide
英文别名
6-methyl-N,N-di(propan-2-yl)pyridine-2-carboxamide
N,N-diisopropyl-6-methylpicolinamide化学式
CAS
205190-08-5
化学式
C13H20N2O
mdl
——
分子量
220.315
InChiKey
RRPZAFJTYREJS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5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33.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2-甲酰基-4-吡咯烷二吡啶的作用机理研究:活性中间体的分离和表征。
    摘要:
    本文介绍了2-甲酰基-4-吡咯烷二吡啶(FPP,1a)的作用机理,该催化剂是α-羟基酯的羟基定向甲醇分解的催化剂。该物种最初被设计用作亲核催化剂。但是,我们通过检查6-取代的FPP衍生物的活性,排除了亲核机理。与FPP本身相比,这些化合物在吡啶氮附近的受阻更大,但也是更具活性的催化剂。此外,发现对硝基苯酚(一种弱酸)的存在会加速催化反应。这些结果与亲核催化机理不一致。我们提供证据表明该反应反而是通过二氧戊环中间体10进行的。二氧戊环酮10可以通过在不存在甲醇的情况下在氯仿中用FPP处理乙醇酸的对硝基苯酯或五氟苯基酯来获得。当经受催化反应的条件时,已经分离,表征并显示出动力学上的能力。
    DOI:
    10.1021/jo982281n
  • 作为产物:
    描述:
    6-甲基-2-吡啶甲酸氯化亚砜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N,N-diisopropyl-6-methylpicoli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定向 C(sp2)–H 和 C(sp3)–H 硼酸化不同类型底物的显着高效铱催化剂
    摘要: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类新的 C-H 硼化催化剂的发现及其在芳族、杂芳族和脂肪族系统的区域选择性 C-H 硼化中的应用。新催化剂具有 Ir-C(噻吩基) 或 Ir-C(呋喃基) 阴离子配体,而不是标准 C-H 硼化条件中使用的二胺型中性螯合配体。据报道,这些新发现的催化剂的使用对不同种类的芳烃底物显示出优异的反应性和邻位选择性,并具有高分离产率。此外,该催化剂被证明对大量脂肪族底物的选择性 C(sp 3)–H 键硼化。杂环分子利用 C-H 键固有的高反应性选择性地硼化。已经使用相同的催化剂描述了许多后期 C-H 功能化。此外,我们表明其中一种催化剂甚至可以在露天用于 C(sp 2 )-H 和 C(sp 3 )-H 硼酸化,从而使该方法更加通用。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活性催化中间体是 Ir(bis)boryl 络合物,连接的配体作为双齿配体。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新型 C-H 硼酸化催化剂的发现,这些催化剂应该在
    DOI:
    10.1021/jacs.0c134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ide Effects in C−H Activation: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with L-Shaped Ligand for <i>meta</i> Borylation of Aromatic Amides
    作者:Ranjana Bisht、Md Emdadul Hoque、Buddhadeb Chattopadhyay
    DOI:10.1002/anie.201809929
    日期:2018.11.26
    A new concept for the meta‐selective borylation of aromatic amides is described.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while esters gave para borylations, amides lead to meta borylations. For achieving high meta selectivity, an L‐shaped bifunctional ligand has been employed and engages in an O⋅⋅⋅K noncovalent interaction with the oxygen atom of the moderately distorted amide carbonyl group. This interaction
    描述了芳族酰胺间选择性化的新概念。已经证明,尽管酯产生对硼烷基化,但是酰胺导致间硼烷基化。为了实现较高的间位选择性,使用了L型双功能配体,该配体与中度扭曲的酰胺羰基的氧原子发生O⋅⋅⋅K非共价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提供了对元CH活化/基化的特殊控制。
  • Cationic methylpalladium(II) complexes containing bidentate N–O ligands as catalysts for the copolymerisation of CO and ethylene. Identification and isolation of intermediates from the stepwise insertion reactions, and subsequent detailed mechanistic interpretation ‡
    作者:Melinda J. Green、George J. P. Britovsek、Kingsley J. Cavell、Frank Gerhards、Brian F. Yates、Katrina Frankcombe、Brian W. Skelton、Allan H. White
    DOI:10.1039/a707199j
    日期:——
    Examples of the complexes form simple acyl complexes when treated with CO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the spectroscopic data of the resulting acetyl complexes are reported. The stepwise migratory insertion of CO and ethylene into the complex [PdMe(N–O)(PPh3)]BF4 (N–O = methyl picolinate) has been carefully monitored and the individual insertion products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Insertion of ethylene
    一系列含有双齿N–O配体的阳离子甲基(II)配合物,通式为[PdMe(N–O)L] BF 4(N–O =吡啶甲酸甲酯,6-甲基吡啶甲酸甲酯,N,N-二异丙基吡啶甲酸酰胺,已经制备并表征了6-甲基-N,N-二异丙基吡啶甲酸酰胺; L = PPh 3或PCy 3)。[PdMe(N–O)(PPh 3)] BF 4(N–O =  N,N-二异丙基吡啶甲酸酰胺),与N = O的吡啶甲酸甲酯络合物相比,表明Pd–P键显着延长[Δ(Pd–P)= 0.018(3)Å],这可能是由于存在更强烈地协调N–O配体。发现具有L = PPh 3的配合物对于CO和乙烯的共聚以产生聚酮具有活性。络合物[PdMe(N–O)(PPh 3)] BF 4(N = 6-甲基吡啶甲酸甲酯二异丙基吡啶甲酸甲酯)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20°C时,每克每小时含80克聚合物,每克每小时含58克聚合物)。当在室温和压力下用CO处理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