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bromo-4,5-dimethoxyphenyl)acetamide | 5349-1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bromo-4,5-dimethoxyphenyl)acetamide
英文别名
6-bromo-3,4-dimethoxyacetanilide;acetic acid-(2-bromo-4,5-dimethoxy-anilide);Essigsaeure-(2-brom-4,5-dimethoxy-anilid);5-Brom-4-acetamino-brenzcatechin-dimethylaether;5-Brom-4-acetamino-veratrol
N-(2-bromo-4,5-dimethoxyphenyl)acetamide化学式
CAS
5349-12-2
化学式
C10H12BrNO3
mdl
——
分子量
274.114
InChiKey
YOURKSABCNNJO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47.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100b8a3ee0428986b52d65a3194e00e7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pironolac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摘要:
    目标:评估支持螺内酮在管理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的证据。 数据来源:通过MEDLINE(1966年1月至1999年12月)和所选文章的交叉引用获取的文献。搜索词包括螺内酮和心力衰竭。 数据综合:心力衰竭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通过醛固酮拮抗作用,螺内酮可能是对于对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的有效药物治疗补充。 结果:临床试验表明,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螺内酮改善了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和发病率。最近,螺内酮已被证明可以改善纽约心脏协会(NYHA)III或IV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结论:应考虑在纽约心脏协会III或IV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螺内酮。
    DOI:
    10.1345/aph.1010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pironolac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摘要:
    目标:评估支持螺内酮在管理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的证据。 数据来源:通过MEDLINE(1966年1月至1999年12月)和所选文章的交叉引用获取的文献。搜索词包括螺内酮和心力衰竭。 数据综合:心力衰竭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通过醛固酮拮抗作用,螺内酮可能是对于对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的有效药物治疗补充。 结果:临床试验表明,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螺内酮改善了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和发病率。最近,螺内酮已被证明可以改善纽约心脏协会(NYHA)III或IV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结论:应考虑在纽约心脏协会III或IV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螺内酮。
    DOI:
    10.1345/aph.101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ite-Specific Synthesis of Carbazole Derivatives through Aryl Homocoupling and Amination
    作者:Jaeyoung Ban、Minkyung Lim、Saira Shabbir、Junghyun Baek、Hakjune Rhee
    DOI:10.1055/s-0039-1690759
    日期:2020.3
    We synthesized various carbazoles from anilines through a three-step process with good overall yields (up to 48%). This process comprises N-acetylation, copper(0)-mediated Ullmann homocoupling, and acid-mediated intramolecular amination. It permits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substrate. Scale-up of the developed three-step synthetic route to carbazoles was also demonstrated.
    我们通过三步法从苯胺合成了各种咔唑,总收率良好(高达48%)。该过程包括N-乙酰化,铜(0)介导的乌尔曼均偶联和酸介导的分子内胺化。它允许在基材上形成各种官能团。还证实了已开发的三步合成路线逐步扩大为咔唑。
  • Jones; Robinso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17, vol. 111, p. 913
    作者:Jones、Robinson
    DOI:——
    日期:——
  • Spironolac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作者:Stanley J Lloyd、Vincent F Mauro
    DOI:10.1345/aph.10104
    日期:2000.11
    OBJECTIVE:

    To evaluat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use of spironolactone in managi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ATA SOURCES:

    Literature accessed through MEDLINE (January 1966–December 1999) and cross-referencing of selected articles. Search terms included spironolactone and heart failure.

    DATA SYNTHESIS:

    Heart failure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rough aldosterone antagonism, spironolactone may be an effective pharmacotherapeutic addition to patients not responding to standard drug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RESULTS:

    Clinical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pironolactone improves laboratory indices, quality of life, and morbidity. Recently, spironolacton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III or IV heart failure.

    CONCLUSIONS:

    Spironolactone us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atients with NYHA Class III or IV heart failure.

    目标:评估支持螺内酮在管理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的证据。 数据来源:通过MEDLINE(1966年1月至1999年12月)和所选文章的交叉引用获取的文献。搜索词包括螺内酮和心力衰竭。 数据综合:心力衰竭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通过醛固酮拮抗作用,螺内酮可能是对于对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的有效药物治疗补充。 结果:临床试验表明,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螺内酮改善了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和发病率。最近,螺内酮已被证明可以改善纽约心脏协会(NYHA)III或IV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结论:应考虑在纽约心脏协会III或IV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螺内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