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氟-3-羟基-6-甲氧基苯甲腈 | 438497-15-5

中文名称
2-氟-3-羟基-6-甲氧基苯甲腈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3-hydroxy-6-methoxybenzonitrile
英文别名
Benzonitrile, 2-fluoro-3-hydroxy-6-methoxy-
2-氟-3-羟基-6-甲氧基苯甲腈化学式
CAS
438497-15-5
化学式
C8H6FNO2
mdl
MFCD11520921
分子量
167.14
InChiKey
VQRMNSJLHNATP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1.6±40.0 °C(Predicted)
  • 密度:
    1.34±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5
  • 拓扑面积:
    53.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氟-3-羟基-6-甲氧基苯甲腈吡啶咪唑 、 potassium fluoride on basic alumina 、 18-冠醚-6氯化锑(V)potassium carbonate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17h, 生成 1,8-dimethoxy-5-(t-butyldimethylsilyloxy)-4-methoxycarbonyl-3-methoxymethyl-9H-xanthene-Δ9,δ-bu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11-HydroxylO-Methylsterigmatocystin 的合成和细胞色素 P-450 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最后一步中的作用
    摘要:
    在黄曲霉毒素 B(1) 的复杂生物合成中发生的主要骨骼重排(蒽醌 --> 氧杂蒽酮 --> 香豆素)由细胞色素 P-450 介导。先前的实验表明,需要两次连续的单加氧酶反应才能将呫吨酮 O-甲基杂色藻毒素 (OMST) 转化为黄曲霉毒素,我们证明该过程是由寄生曲霉中的单个 P-450 OrdA 介导的,与黄曲霉中的发现一致. 提出第一个氧化循环导致 11-羟基 O-甲基杂色藻素 (HOMST) 的形成,而第二个氧化循环需要芳环裂解、去甲基化、脱水、脱羧和重排以产生黄曲霉毒素 - 一个显着的转化序列。为了验证这一假设,HOMST 已通过 Houben-Hoesch 反应的烷基腈变体合成。麻烦的羰基氧杂蒽酮被保护为丁烯以允许进一步加工分子,然后产物氧杂蒽酮在独特的简便过酸脱保护中恢复。设计了方法来构建敏感的二氢双呋喃并保持部分甲基化氢醌的氧化态。ordA 在酵母膜制剂中的表达使得 HOMST 的中间体既可以在
    DOI:
    10.1021/ja012185v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11-HydroxylO-Methylsterigmatocystin 的合成和细胞色素 P-450 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最后一步中的作用
    摘要:
    在黄曲霉毒素 B(1) 的复杂生物合成中发生的主要骨骼重排(蒽醌 --> 氧杂蒽酮 --> 香豆素)由细胞色素 P-450 介导。先前的实验表明,需要两次连续的单加氧酶反应才能将呫吨酮 O-甲基杂色藻毒素 (OMST) 转化为黄曲霉毒素,我们证明该过程是由寄生曲霉中的单个 P-450 OrdA 介导的,与黄曲霉中的发现一致. 提出第一个氧化循环导致 11-羟基 O-甲基杂色藻素 (HOMST) 的形成,而第二个氧化循环需要芳环裂解、去甲基化、脱水、脱羧和重排以产生黄曲霉毒素 - 一个显着的转化序列。为了验证这一假设,HOMST 已通过 Houben-Hoesch 反应的烷基腈变体合成。麻烦的羰基氧杂蒽酮被保护为丁烯以允许进一步加工分子,然后产物氧杂蒽酮在独特的简便过酸脱保护中恢复。设计了方法来构建敏感的二氢双呋喃并保持部分甲基化氢醌的氧化态。ordA 在酵母膜制剂中的表达使得 HOMST 的中间体既可以在
    DOI:
    10.1021/ja012185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11-Hydroxyl <i>O</i>-Methylsterigmatocystin and the Role of a Cytochrome P-450 in the Final Step of Aflatoxin Biosynthesis
    作者:Daniel W. Udwary、Linda K. Casillas、Craig A. Townsend
    DOI:10.1021/ja012185v
    日期:2002.5.1
    Aspergillus parasiticus in accord with findings in A. flavus. The first oxidative cycle is proposed to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11-hydroxy O-methylsterigmatocystin (HOMST), while the second entails aryl ring cleavage, demethylation, dehydration, decarboxylation, and rearrangement to give aflatoxin - a remarkable sequence of transformation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HOMST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an alkylnitrilium
    在黄曲霉毒素 B(1) 的复杂生物合成中发生的主要骨骼重排(蒽醌 --> 氧杂蒽酮 --> 香豆素)由细胞色素 P-450 介导。先前的实验表明,需要两次连续的单加氧酶反应才能将呫吨酮 O-甲基杂色藻毒素 (OMST) 转化为黄曲霉毒素,我们证明该过程是由寄生曲霉中的单个 P-450 OrdA 介导的,与黄曲霉中的发现一致. 提出第一个氧化循环导致 11-羟基 O-甲基杂色藻素 (HOMST) 的形成,而第二个氧化循环需要芳环裂解、去甲基化、脱水、脱羧和重排以产生黄曲霉毒素 - 一个显着的转化序列。为了验证这一假设,HOMST 已通过 Houben-Hoesch 反应的烷基腈变体合成。麻烦的羰基氧杂蒽酮被保护为丁烯以允许进一步加工分子,然后产物氧杂蒽酮在独特的简便过酸脱保护中恢复。设计了方法来构建敏感的二氢双呋喃并保持部分甲基化氢醌的氧化态。ordA 在酵母膜制剂中的表达使得 HOMST 的中间体既可以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