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对
铜蛋白的模型复合物(如血蓝蛋白或
酪氨酸酶)进行了详细研究,原因是它们具有成为有机底物选择性氧化的有价值催化剂的潜力。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这些化合物只能在非质子传递溶剂中于较低温度下进行研究。因此,仍然缺少大规模的工业应用。相反,在室温下,具有质子三[2-(1,4-
二异丙基咪唑基)]膦的
铜(I)配合物可在质子溶剂
甲醇中形成非常稳定的双核过
氧化铜配合物。[Cu(Pim i Pr2)(CH 3 CN)] CF 3 SO 3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据报道在
甲醇中存在双氧。结果允许获得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ΔH # = 25±2 kJ mol –1和ΔS # = –121±8 J mol –1 K –1),以形成反应性中间体单核
铜在连续反应为双核过氧化物络合物之前,先用过氧化物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