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onadecadienoic acid | 94825-4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onadecadienoic acid
英文别名
Nonadeca-10,13-dienoic acid
nonadecadienoic acid化学式
CAS
94825-49-7
化学式
C19H34O2
mdl
——
分子量
294.478
InChiKey
FLYBGKXSHCVON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77-178 °C(Press: 0.2 Torr)
  • 密度:
    0.90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4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醇nonadecadienoic acid硫酸 作用下, 反应 2.0h, 生成 nonadecadienoic acid (19:2)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Regioselectivity of Δ12 and ω3 Fatty Acid Desaturases fromSaccharomyces kluyveri
    摘要:
    Δ12和ω3脂肪酸去饱和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合成中的关键酶,PUFAs是膜甘油脂的重要成分,也是许多生物中信号分子的前体。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确定了来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kluyveri)的Δ12和ω3脂肪酸去饱和酶(Sk-FAD2和Sk-FAD3)底物特异性和区域选择性。通过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的异源表达发现,Sk-FAD2将C16–20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二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在ν+3位置引入第二个双键,而Sk-FAD3则识别C18和C20的ω3位置。此外,主要磷脂的脂肪酸分析表明,Sk-FAD2和Sk-FAD3对磷脂中脂肪酰基的脂质极性头部或sn-位点没有强的底物特异性。
    DOI:
    10.1271/bbb.80361
  • 作为产物:
    描述:
    10-nonadecenoic acid 在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FO10150 expressing Saccharomyces kluyveri Δ12 fatty acid desaturase Sk-FAD2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nonadecadi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Regioselectivity of Δ12 and ω3 Fatty Acid Desaturases fromSaccharomyces kluyveri
    摘要:
    Δ12和ω3脂肪酸去饱和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合成中的关键酶,PUFAs是膜甘油脂的重要成分,也是许多生物中信号分子的前体。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确定了来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kluyveri)的Δ12和ω3脂肪酸去饱和酶(Sk-FAD2和Sk-FAD3)底物特异性和区域选择性。通过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的异源表达发现,Sk-FAD2将C16–20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二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在ν+3位置引入第二个双键,而Sk-FAD3则识别C18和C20的ω3位置。此外,主要磷脂的脂肪酸分析表明,Sk-FAD2和Sk-FAD3对磷脂中脂肪酰基的脂质极性头部或sn-位点没有强的底物特异性。
    DOI:
    10.1271/bbb.803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近红外荧光标记脂肪酸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淮阴工学院
    公开号:CN1135273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本发明公开了近红外荧光标记脂肪酸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甲基吡咯苯甲醛、和三乙胺按照摩尔比2~2.5:1~1.3:0.01~0.3混合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室温,搅拌3h~24h,冰浴中缓慢滴加1~1.3当量的络合剂,搅拌10~30分钟。本发明采用近红外荧光探针与亚油酸(LA)或DHA通过酯化反应结合,其中近红外荧光特性有利于区别生物组织自身荧光信号,并对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有效识别结合呈现荧光,亚油酸DHA是对人体非常重要的物质,参与脑细胞的形成和发育,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近红外荧光标记LADHA后协同作用使得该近红外荧光探针能跨越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更加有效达到阿尔兹默症早期诊断预防的目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