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cyclohexanone-2,4-dicarboxylic ester | 58660-5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cyclohexanone-2,4-dicarboxylic ester
英文别名
diethyl 4-oxocyclohexane-1,3-dicarboxylate;4-oxo-cyclohexane-1,3-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4-Oxo-cyclohexan-1,3-dicarbonsaeure-diaethylester;4-Oxo-cyclohexan-1,3-dicarbonsaeurediethylester;Cyclohexanon-2,4-dicarbonsaeurediaethylester;Diethyl-4-oxocyclohexan-1,3-dicarboxylat;2,4-Di(ethoxycarbonyl)cyclohexanone
Diethyl cyclohexanone-2,4-dicarboxylic ester化学式
CAS
58660-59-6
化学式
C12H18O5
mdl
——
分子量
242.272
InChiKey
FPFZTIKKZYISM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69.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SDS

SDS:d8152125bd8ba6bc8dab58f5e6c74b46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酸催化的法呢醇和橙花醇的环化
    摘要:
    作为针对用于特定定向环化的多官能催化剂的构建的程序的初步阶段,已经对法呢醇和相关化合物的酸催化环化进行了重新研究。为了简化从这些反应中获得的复杂混合物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测定方法,该方法使用1,2-二甲基萘作为内标,可以(a)以多烯,法尼醇, nerolidol,bisabolol和二醇,以及(b)以单环化合物(通过脱氢产物中的2-(对甲苯基)6-甲基庚烷)和双环化合物(通过脱氢产物中的卡达琳(。)的比沙泊洛尔,双双烯丙基二醇和2-(对甲苯基)6-甲基庚烷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描述,这些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对于测定方法的定量是必不可少的。在环化实验中,测试了时间,温度,甲酸的水分含量以及原料醇的身份变化,对于每次运行,均测量了原料和各种产品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这些结果实验表明(a)橙花醇的反应速度比法尼醇更快(b)顺式和反式法尼醇以相同的速率反应并得到相同比例的产物(c),即使甲酸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
    DOI:
    10.1016/0040-4020(68)88035-4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乙基-1,3,5-戊烷三羧酸酯sodium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88%的产率得到Diethyl cyclohexanone-2,4-dicarboxylic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d-谷氨酸加成酶的第二代磺酰胺抑制剂:d-谷氨酸构象刚性类似物的活性优化
    摘要:
    d-谷氨酸添加酶(MurD)催化d-谷氨酸向细胞质肽聚糖前体UDP- N-乙酰基村酰基-1-丙氨酸的必需添加,因此它代表了重要的抗菌药物发现靶标酶。基于最近合成的一系列萘-N-磺酰基-d -Glu衍生物,我们合成了两类新的,优化的MurD磺酰胺抑制剂,这些抑制剂结合了d -Glu的刚性模拟物。包含受约束的d -Glu或相关刚性d的化合物-Glu模拟物显示出比母体化合物明显更好的抑制活性,从而证实了分子硬化在MurD抑制剂设计中的优势。最佳抑制剂的结合模式通过高分辨率NMR光谱学和X射线晶体学检查。我们已经解决了带有带有4-氨基环己烷-1,3-二羧基部分的抑制剂的MurD配合物的新晶体结构。这些数据为开发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磺酰胺抑制剂迈出了又一步。
    DOI:
    10.1016/j.ejmech.2011.04.0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tic studies towards complex diterpenoids—VI
    作者:P.N. Chakrabortty、R. Dasgupta、S.K. Dasgupta、S.R. Ghosh、U.R. Ghatak
    DOI:10.1016/0040-4020(72)80046-2
    日期:1972.1
    of some diterpenoids incorporating the bicyclo[3.2.1]octane moiety, are described. The syntheses of the bicyclo[3,2,1]octane derivatives begin with preparation of the hydroaromatic γ,δ-unsaturated acids 6, 15 and 17, and proceed via the α-diazomethyl ketones to the corresponding pentacyclic ketones 20, 24 and 26 by an intramolecular carbenoid insertion reaction, followed by a regiospecific acid-catalysed
    描述了两个新的合成路线,可以合成出许多四环中间体,用于某些含有双环[3.2.1]辛烷部分的二萜类化合物的全合成。所述双环的合成[3,2,1]辛烷生物开始制备的氢化芳γ,δ不饱和酸6,15和17,并且经由α-重氮甲基酮进行到相应的五环酮20,24和26通过分子内插入卡宾反应,接着是区域特异性的共轭芳族环丙烷键的酸催化裂解成相应的不饱和酮27,29和30。产生这些不饱和酮的第二种途径涉及在相应的α-重氮甲基酮中一步三氟化硼醚化物催化的分子内烷基化。四环酮31,34和35是在定量的产率通过一个获得regiostereospecific芳香族共轭环丙烷键的氢解裂解在乙醇与PdC相应五环前体。在相同条件下,酮29和30中的类固醇键的还原分别进行立体定向,分别导致34和35,而不饱和酮27得到比例为69:31的差向异构酮31和32的混合物。
  • Murthi, G. S. S.; Mazumder, Alok,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1, vol. <B> 20, # 4, p. 339 - 340
    作者:Murthi, G. S. S.、Mazumder, Alok
    DOI:——
    日期:——
  • Interrupted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tes: sequential Michael-Michael-Dieckmann cyclizations for easy, one-pot, 2 + 2 + 2 construction of polyfunctionalized cyclohexanones
    作者:Gary H. Posner、Ellen M. Shulman-Roskes
    DOI:10.1021/jo00276a002
    日期:1989.7
  • Kay; Perki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06, vol. 89, p. 1647
    作者:Kay、Perkin
    DOI:——
    日期:——
  • SKARIC V.; DJURAS B.; TURJAK-ZEBIC V.,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PART 1 <JCPK-BH>, 1975, NO 19, 1959-1961
    作者:SKARIC V.、 DJURAS B.、 TURJAK-ZEBIC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