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4-pyrenylbutyrat | 66787-9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4-pyrenylbutyrat
英文别名
methyl 4-pyren-4-ylbutanoate
Methyl-4-pyrenylbutyrat化学式
CAS
66787-96-0
化学式
C21H18O2
mdl
——
分子量
302.373
InChiKey
NWKBHJQTNJDDS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8-50 °C(Solv: ethyl acetate (141-78-6); hexane (110-54-3))
  • 沸点:
    481.1±24.0 °C(Predicted)
  • 密度:
    1.22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08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4-pyrenylbutyrat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PPA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生成 9,10-Dihydrobenzopyre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the dihydrodiols and diol epoxides of benzo[e]pyrene and triphenylene
    摘要:
    DOI:
    10.1021/jo01315a019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γ-1,2,3,6,7,8-hexahydro-4-pyrenylbutyrat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作用下, 生成 Methyl-4-pyrenylbutyrat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the dihydrodiols and diol epoxides of benzo[e]pyrene and triphenylene
    摘要:
    DOI:
    10.1021/jo01315a0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he non-K-region and K-region trans-dihydrodiols of benzo[e]pyrene
    作者:Roland E. Lehr、Charles W. Taylor、Subah Kumar、He Duck Mah、Donald M. Jerina
    DOI:10.1021/jo00412a008
    日期:1978.9
  • HARVEY R. G.; LEE H. M.; SHYAMASUNDAR N., J. ORG. CHEM., 1979, 44, NO 1, 78-83
    作者:HARVEY R. G.、 LEE H. M.、 SHYAMASUNDAR N.
    DOI:——
    日期:——
  • LEHR R. E.; TAYLOR C. W.; KUMAR S.; MAH H. D.; JERINA D. M., J. ORG. CHEM., 1978, 43, NO 18, 3462-3466
    作者:LEHR R. E.、 TAYLOR C. W.、 KUMAR S.、 MAH H. D.、 JERINA D. M.
    DOI:——
    日期:——
  • Synthesis of the dihydrodiols and diol epoxides of benzo[e]pyrene and triphenylene
    作者:Ronald G. Harvey、Hong Mee Lee、N. Shyamasundar
    DOI:10.1021/jo01315a019
    日期:1979.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