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4-phenylpyridinium bromide | 89290-9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4-phenylpyridin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1-benzyl-4-phenylpyridin-1-ium bromide;1-Benzyl-4-phenylpyridin-1-ium bromide;1-benzyl-4-phenylpyridin-1-ium;bromide
1-benzyl-4-phenylpyridin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89290-93-7
化学式
Br*C18H16N
mdl
——
分子量
326.236
InChiKey
FXAKLAFJZJFJRY-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enzyl-4-phenylpyridinium bromide 在 bis[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 甲酸:三乙胺 1:1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8%的产率得到1-苄基-1,2,3,6-四氢-4-苯基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铑催化的转移加氢将吡啶有效且化学选择性还原为四氢吡啶和哌啶
    摘要:
    在碘化物阴离子的作用下,铑络合物二聚体[Cp * RhCl 2 ] 2在温和的条件下有效催化各种季铵盐的转移氢化,不仅提供哌啶,而且还提供高度化学选择性的1,2,3,6-四氢吡啶取决于吡啶环上的取代方式。还原反应是在40°C的共沸甲酸/三乙胺(HCOOH-Et 3 N)混合物中进行的,催化剂负载量低至0.005 mol%是可行的。
    DOI:
    10.1002/adsc.20120103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伯卤代烃在合成3-芳基和3-烷基吲哚嗪中的应用
    摘要:
    吲哚利嗪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令人感兴趣的特性,使其适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等许多领域的众多应用。然而,尚未报道由庞大的伯卤代烷烃合成3-烷基吲哚嗪。在此,首次报道了利用串联反应从缺电子的烯烃,吡啶和伯卤代烃生成无过渡金属的3-芳基和3-烷基吲哚并嗪的合成路线。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是四氢吲哚嗪中间体与2,2,6,6-四甲基哌啶-N的氧化脱氢芳构化-氧基(TEMPO)作为氧化剂。该协议的优势在于它使用易于获得的低成本起始材料,无过渡金属的条件及其可扩展性。
    DOI:
    10.1039/c7ob00980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iral cyclometalated iridium complexes for asymmetric reduction reactions
    作者:Jennifer Smith、Aysecik Kacmaz、Chao Wang、Barbara Villa-Marcos、Jianliang Xiao
    DOI:10.1039/d0ob02049d
    日期:——
    A series of chiral cyclometalated iridium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sed by cyclometalating chiral 2-aryl-oxazoline and imidazoline ligands with [Cp*IrCl2]2. These iridacycles were studied for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with formic acid as the hydrogen source and were found to display various activities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with the most effective ones affording up to 63% ee
    通过将手性2-芳基-恶唑啉和咪唑啉配体与[Cp * IrCl 2 ] 2进行环化,合成了一系列手性环金属化铱配合物。对这些iridacycles进行了以甲酸为氢源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的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各种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最有效的酮类化合物在酮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中可提供高达63%ee的活性,而在酮中则可提供77%ee的活性。还原吡啶鎓离子。
  • Application of primary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3-aryl and 3-alkyl indolizines
    作者:Yan Liu、Huayou Hu、Junyu Zhou、Wenhui Wang、Youliang He、Chao Wang
    DOI:10.1039/c7ob00980a
    日期:——
    properties that make it suitable for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biology, medicine and materials. However, the synthesis of 3-alkyl indolizines from bulky primary halogenated alkanes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Herein, a transition-metal-free synthetic route to 3-aryl and 3-alkyl indolizines from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pyridines and primary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has been reported
    吲哚利嗪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令人感兴趣的特性,使其适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等许多领域的众多应用。然而,尚未报道由庞大的伯卤代烷烃合成3-烷基吲哚嗪。在此,首次报道了利用串联反应从缺电子的烯烃,吡啶和伯卤代烃生成无过渡金属的3-芳基和3-烷基吲哚并嗪的合成路线。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是四氢吲哚嗪中间体与2,2,6,6-四甲基哌啶-N的氧化脱氢芳构化-氧基(TEMPO)作为氧化剂。该协议的优势在于它使用易于获得的低成本起始材料,无过渡金属的条件及其可扩展性。
  • 对位芳基取代的吡啶盐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黎伟麒
    公开号:CN114181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本发明公开了对位芳基取代的吡啶盐衍生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分别以4‑硼酸吡啶(或4‑硼酸酯吡啶)和卤代芳香化合物或4‑卤代吡啶和芳香类硼酸(或芳香类硼酸酯)为原料,通过铃木偶联,吡啶烷基化与阴离子交换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创造性利用简单的对位芳基取代的吡啶盐衍生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毒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rimshaw, James; Moore, Shirley; Trocha-Grimshaw, Jadwiga,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Series B: Organic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1983, vol. 37, # 6, p. 485 - 490
    作者:Grimshaw, James、Moore, Shirley、Trocha-Grimshaw, Jadwiga
    DOI:——
    日期:——
  • CN116987077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