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甲酰基-1,2-环氧环戊烷 | 10515-00-1

中文名称
1-甲酰基-1,2-环氧环戊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formyl-1,2-epoxy-cyclopentane
英文别名
6-Oxabicyclo[3.1.0]hexane-1-carbaldehyde
1-甲酰基-1,2-环氧环戊烷化学式
CAS
10515-00-1
化学式
C6H8O2
mdl
——
分子量
112.128
InChiKey
NIHGVELXFBDHA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7 °C
  • 沸点:
    171.1±13.0 °C(Predicted)
  • 密度:
    1.40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29.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甲酰基-1,2-环氧环戊烷 在 ammonium acetat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Cyano-3-(7'-ethoxy-8'-oxabicyclo[3.2.1]octanyl)acryl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诱导的羰基化合物的1,3-偶极环加成。第2部分。1,α,β-不饱和γ,δ-环氧二腈与乙基乙烯基醚的光反应
    摘要:
    来自α,β-不饱和γ,δ-环氧二腈2,3,5和6的光诱导羰基乙化物B,C,E和F分别与乙基乙烯基醚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形成四氢呋喃系统。环加成具有高区域选择性得到主要的前进外-adduct。然而,来自单腈1和二腈4的叶立德几乎没有或没有加合物。根据半经验AM1计算,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些环加成反应中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和反应性差异。环加成的反应性取决于LUMO能级和内鎓盐的C(γ),C(δ)距离。
    DOI:
    10.1039/a704632d
  • 作为产物:
    描述:
    1-环戊烯甲醛 在 (S)-2-(fluorodiphenylmethyl) pyrrolidine 、 双氧水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2.05h, 生成 1-甲酰基-1,2-环氧环戊烷
    参考文献:
    名称:
    烯类对映体选择性环氧化的氟化有机催化剂:通过氟-Ian Gauche效应进行分子预组织
    摘要:
    当仲β-氟胺和α,β-不饱和醛结合后会触发氟亚胺离子的网状效应,为控制有机催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的分子拓扑提供了有用的策略。β-氟胺(S)-2-(氟二苯基甲基)吡咯烷(1)是α,β-不饱和醛对映选择性环氧化的有效催化剂。结构编辑的过程表明,该催化剂的效率归因于嵌入在β-氟亚胺基序中的(氟二苯基)甲基。1催化具有挑战性的环状α,β-二取代,β,β-二取代和α,β,β-三取代的烯醛继续进行优异的对映体控制(高达98%  ee)。
    DOI:
    10.1002/chem.2012013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rschall, Helga; Penninger, Josef; Weyerstahl, Peter,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2, # 1, p. 49 - 67
    作者:Marschall, Helga、Penninger, Josef、Weyerstahl, Peter
    DOI:——
    日期:——
  • MARSCHALL, H.;PENNINGER, J.;WEYERSTAHL, P., LIEBIGS ANN. CHEM., 1982, N 1, 49-67
    作者:MARSCHALL, H.、PENNINGER, J.、WEYERSTAHL, P.
    DOI:——
    日期:——
  • US3939207A
    申请人:——
    公开号:US3939207A
    公开(公告)日:1976-02-17
  • Fluorinated Organocatalysts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Epoxidation of Enals: Molecular Preorganisation by the Fluorine-Iminium Ion Gauche Effect
    作者:Eva-Maria Tanzer、Lucie E. Zimmer、W. Bernd Schweizer、Ryan Gilmour
    DOI:10.1002/chem.201201316
    日期:2012.9.3
    The fluorine‐iminium ion gauche effect is triggered upon union of a secondary β‐fluoroamine and an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 providing a useful strategy for controlling the molecular topology of intermediates that are central to organocatalytic processes. The β‐fluoroamine (S)‐2‐(fluorodiphenylmethyl)pyrrolidine (1) i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epoxidation of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s
    当仲β-氟胺和α,β-不饱和醛结合后会触发氟亚胺离子的网状效应,为控制有机催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的分子拓扑提供了有用的策略。β-氟胺(S)-2-(氟二苯基甲基)吡咯烷(1)是α,β-不饱和醛对映选择性环氧化的有效催化剂。结构编辑的过程表明,该催化剂的效率归因于嵌入在β-氟亚胺基序中的(氟二苯基)甲基。1催化具有挑战性的环状α,β-二取代,β,β-二取代和α,β,β-三取代的烯醛继续进行优异的对映体控制(高达98%  ee)。
  • 1,3-Dipolar cycloadditions of photoinduced carbonyl ylides. Part 2.1 Photoreactions of α,β-unsaturated γ,δ-epoxy dinitriles and ethyl vinyl ether
    作者:Masashi Kotera、Keitaro Ishii、Osamu Tamura、Masanori Sakamoto
    DOI:10.1039/a704632d
    日期:——
    respectively, undergo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with ethyl vinyl ether, leading to the tetrahydrofuran system. The cycloaddition proceeds with high regioselectivity affording predominantly the exo-adduct. However, the ylide from the mononitrile 1 and dinitrile 4 gives little or no adduct. The observed regioselectiv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activity in these cycloadditions can be nicely accommodated
    来自α,β-不饱和γ,δ-环氧二腈2,3,5和6的光诱导羰基乙化物B,C,E和F分别与乙基乙烯基醚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形成四氢呋喃系统。环加成具有高区域选择性得到主要的前进外-adduct。然而,来自单腈1和二腈4的叶立德几乎没有或没有加合物。根据半经验AM1计算,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些环加成反应中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和反应性差异。环加成的反应性取决于LUMO能级和内鎓盐的C(γ),C(δ)距离。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科立内酯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 抗-11-氧杂三环[4.3.1.12,5]十一碳-3-烯-10-酮 戊二酸二甲酯 恩洛铂 异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四氢吡喃醚-二聚乙二醇 四氢吡喃酮 四氢吡喃-4-醇 四氢吡喃-4-肼二盐酸盐 四氢吡喃-4-羧酸甲酯 四氢吡喃-4-羧酸噻吩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