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308399-7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308399-78-1
化学式
C49H71BrN4O14
mdl
——
分子量
1020.03
InChiKey
JQOLKQXKMXBZC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35
  • 重原子数:
    68.0
  • 可旋转键数:
    2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208.7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1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Gene delivery with polycationic fullerene hexakis-adducts
    摘要:
    由DNA和以富勒烯六氢加合物为核心构建的球状紧凑聚阳离子衍生物制备的聚合体,显示出卓越的基因递送能力。
    DOI:
    10.1039/c0cc05783e
  • 作为产物:
    描述: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7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聚阳离子支柱[5]芳烃衍生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学应用
    摘要:
    树突状柱[5]芳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树枝状分子与周围的Boc保护的胺亚基接枝到预制的柱状[5]芳烃骨架上。Boc保护的基团裂解后,获得了带有20(13)和40(14)个外围铵基的水溶性立柱[5]芳烃衍生物。这些化合物与质粒DNA形成稳定的纳米颗粒的能力已通过凝胶电泳,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研究得到证明。自组装的13 / pCMV-Luc和14的转染效率/ pCMV-Luc多聚体已在体外用HeLa细胞进行了评估。两种化合物的转染效率都很好,支柱[5]芳烃13和14表现出非常低的毒性(如果有的话)。
    DOI:
    10.1002/chem.201303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yclic Cucurbit[<i>n</i>]uril Dendrimers
    作者:David Sigwalt、Sarah Ahlbrand、Mingming Zhang、Brittany Vinciguerra、Volker Briken、Lyle Isaacs
    DOI:10.1021/acs.orglett.5b03145
    日期:2015.12.4
    The synthesis of acyclic cucurbit[n]uril dendrirners G1-G3 that bear four dendrons on their aromatic sidewalls via thiolate S(N)2 chemistry is reported. G1-G3 are polycationic and can bind to pEGFP plasmid DNA as shown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gene delivery ability of G1-G3 is present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