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N-methylacetamido)-2-phenylacetic acid | 2392-5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N-methylacetamido)-2-phenyl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N-methyl-N-acetylphenylglycine;N-Acetyl-L-α-phenylsarcosin;(2S)-2-[acetyl(methyl)amino]-2-phenylacetic acid
(S)-2-(N-methylacetamido)-2-phenylacetic acid化学式
CAS
2392-53-2
化学式
C11H13NO3
mdl
——
分子量
207.229
InChiKey
VYJVNURAECJMGD-JTQLQIE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6.3±35.0 °C(Predicted)
  • 密度:
    1.20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57.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N-(苯基亚甲基)苯磺酰胺在N-甲基-1,3-恶唑鎓5-油酸酯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中的区域选择性
    摘要:
    N-(苯基亚甲基)苯磺酰胺的1,3-偶极环加成与N-甲基-1,3-恶唑鎓5-油酸酯的中性离子生成具有高区域选择性的2,5-二取代的咪唑衍生物。研究了这种区域选择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别对试剂的构象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考虑空间和静电分子相互作用对反应早期阶段的方法进行建模。通过扰动分子轨道(PMO)处理计算出了与不同反应路径有关的相互作用能,并进行了比较。
    DOI:
    10.1002/poc.61008070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动态不对称多组分分辨率:双动态共价系统的脂肪酶介导的酰胺化
    摘要:
    Strecker 反应是已开发的最重要的多组分反应之一,导致 α-氨基腈成为许多合成应用的通用底物。在本研究中,这种反应类型已应用于双动态共价拆分协议,导致有效的 CC 和 CN 键生成以及手性区分。转亚胺化与亚​​胺氰化的结合使得围绕单个受限制结构的立体中心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动态交换。这种多重交换过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少量的起始材料中产生范围广泛的化合物。在热力学控制下产生的双动态共价系统,随后在一锅法中与动力学控制的脂肪酶介导的转酰基作用偶联。这导致动态系统的完全分辨率,产生酶的最佳 N-酰基-α-氨基腈,其中单独的化学酶促反应可以以良好的产率产生对映异构纯的酰化 N-取代 α-氨基腈。
    DOI:
    10.1021/ja90520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4494547A
    申请人:——
    公开号:US4494547A
    公开(公告)日:1985-01-22
  • Dynamic Asymmetric Multicomponent Resolution: Lipase-Mediated Amidation of a Double Dynamic Covalent System
    作者:Pornrapee Vongvilai、Olof Ramström
    DOI:10.1021/ja9052015
    日期:2009.10.14
    The Strecker re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developed, leading to alpha-aminonitriles that are versatile substrates for many synthetic app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is reaction type has been applied to a double dynamic covalent resolution protocol, leading to efficient C-C- and C-N-bond generation as well as chiral discrimin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imination
    Strecker 反应是已开发的最重要的多组分反应之一,导致 α-氨基腈成为许多合成应用的通用底物。在本研究中,这种反应类型已应用于双动态共价拆分协议,导致有效的 CC 和 CN 键生成以及手性区分。转亚胺化与亚​​胺氰化的结合使得围绕单个受限制结构的立体中心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动态交换。这种多重交换过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少量的起始材料中产生范围广泛的化合物。在热力学控制下产生的双动态共价系统,随后在一锅法中与动力学控制的脂肪酶介导的转酰基作用偶联。这导致动态系统的完全分辨率,产生酶的最佳 N-酰基-α-氨基腈,其中单独的化学酶促反应可以以良好的产率产生对映异构纯的酰化 N-取代 α-氨基腈。
  •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that determine the regioselectivity in 1,3-dipolar cycloadditions ofN-methyl-1,3-oxazolium-5-olates withN-(phenylmethylene)benzenesulphonamide
    作者:L. Bonati、R. Ferraccioli、G. Moro
    DOI:10.1002/poc.610080703
    日期:1995.7
    1,3-Dipolar cycloadditions of N-(phenylmethylene)benzenesulphonamide with mesionic N-methyl-1,3-oxazolium-5-olates give 2,5-disubstituted imidazole derivatives with high regioselectivity.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underlying this regiosele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nformation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reagents were characterized separately. The approach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N-(苯基亚甲基)苯磺酰胺的1,3-偶极环加成与N-甲基-1,3-恶唑鎓5-油酸酯的中性离子生成具有高区域选择性的2,5-二取代的咪唑衍生物。研究了这种区域选择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别对试剂的构象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考虑空间和静电分子相互作用对反应早期阶段的方法进行建模。通过扰动分子轨道(PMO)处理计算出了与不同反应路径有关的相互作用能,并进行了比较。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