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r(5,10,15,20-tetra-p-tolylporphyrinato)SiPh2Me | 1043600-9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r(5,10,15,20-tetra-p-tolylporphyrinato)SiPh2Me
英文别名
Ir(tpp)SiPh2Me
Ir(5,10,15,20-tetra-p-tolylporphyrinato)SiPh2Me化学式
CAS
1043600-92-5
化学式
C61H49IrN4Si
mdl
——
分子量
1058.39
InChiKey
IPMVGDDVJOLLBJ-HTMHXAD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铱(III)卟啉配合物对硅烷的碱促进的硅氢键活化
    摘要:
    通过无溶剂条件和非极性溶剂中的硅氢键活化(SiHA),通过铱(III)卟啉羰基氯与甲基与硅烷的反应,可方便地以中等至高收率合成铱(III)卟啉甲硅烷基。发现碱促进了SiHA反应。具体来说,K 3 PO 4用铱卟啉羰基氯加速SiHA,而KOAc则用铱卟啉甲基促进SiHA。机理实验表明,铱(III)卟啉羰基氯最初形成了铱卟啉阳离子,然后它可能通过杂化作用与硅烷反应生成铱卟啉氢化物。铱卟啉氢化物进一步与硅烷反应生成铱卟啉甲硅烷基。另一方面,铱(III)卟啉甲基和甲硅烷基经过氧化加成或σ键易位形成产物。在碱的存在下,可能形成五配位的氢化硅物质并与铱卟啉甲基反应形成铱卟啉阴离子,后者可进一步与硅烷反应生成质子化后的铱卟啉氢化物。
    DOI:
    10.1021/om701144a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甲基硅烷Ir(5,10,15,20-tetra-p-tolylporphyrinato)SiPhMeH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以40%的产率得到Ir(5,10,15,20-tetra-p-tolylporphyrinato)SiPh2Me
    参考文献:
    名称:
    铱(III)卟啉配合物对硅烷的碱促进的硅氢键活化
    摘要:
    通过无溶剂条件和非极性溶剂中的硅氢键活化(SiHA),通过铱(III)卟啉羰基氯与甲基与硅烷的反应,可方便地以中等至高收率合成铱(III)卟啉甲硅烷基。发现碱促进了SiHA反应。具体来说,K 3 PO 4用铱卟啉羰基氯加速SiHA,而KOAc则用铱卟啉甲基促进SiHA。机理实验表明,铱(III)卟啉羰基氯最初形成了铱卟啉阳离子,然后它可能通过杂化作用与硅烷反应生成铱卟啉氢化物。铱卟啉氢化物进一步与硅烷反应生成铱卟啉甲硅烷基。另一方面,铱(III)卟啉甲基和甲硅烷基经过氧化加成或σ键易位形成产物。在碱的存在下,可能形成五配位的氢化硅物质并与铱卟啉甲基反应形成铱卟啉阴离子,后者可进一步与硅烷反应生成质子化后的铱卟啉氢化物。
    DOI:
    10.1021/om70114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锡杂环戊-3-烯-2,5-二酮 铝,(1,2-二丁基-1-丁烯-1,4-二基)乙基- 过氧化锌 试剂2,8-Diethyl-1,3,5,7-tetramethyl-9-phenylbipyrromethenedifluoroborate 磷英,3-甲基-2-(三甲基甲锡烷基)- 磷杂蒽 磷杂苯 磷杂环戊磷酸 磷杂环戊烷 碳化钙 环戊二烯基(吡咯基)铁 法硼巴坦 氮杂锡杂两面针碱 氧化苯砷 异磷啉 四氧化三铅 八氢[1,2]氮杂硼杂苯并[1,2-a][1,2]氮杂硼杂苯 全氢化-9b-硼杂非那烯 二苯胺氯胂 二氧化铝 [1,2]氮杂硼杂苯并[1,2-a][1,2]氮杂硼杂苯 N,N-二甲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9-胺 B-苄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苯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磷杂二环[4.2.1]壬烷 9-碘-9-硼杂二环[3.3.1]壬烷 9-硼杂双环[3.3.1]壬烷-9-醇 9-硼双环[3.3.1]壬烷 9-硬脂基-9-磷杂双环[4.2.1]壬烷 9-甲基-10-硝基蒽 9-溴-9-硼杂双环-[3.3.1]壬烷 9-二十烷基-9-磷杂二环[4.2.1]壬烷 9-乙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丁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八氢-1-戊搭烯基)-9-磷杂双环[4.2.1]壬烷 9-(1,1,2-三甲基丙氧基)-9-硼双环[3.3.1]壬烷 8-甲氧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5H-二苯并砷唑-5-甲腈 5H,5'H-10,10'-联啡砷 5-羟基-5H-二苯并砷唑 5-氧化物 5-氯-5H-二苯并砷杂环戊二烯 5,10-二氢-10-吩砒嗪乙醇10-硫化物 4,5-二氢-1-甲基-1H-磷杂环戊二烯-2-羧酸 1-氧化物 3-甲基异磷啉 3,5-二苯基膦 2H-咪唑-2-亚基,1,3-二环己基-1,3-二氢- 2-乙基-4,5-二甲基-1,2-氧杂环戊硼烷 2-丙烯酸,3-[3-乙基-2-[2-(3-乙基-4-羰基-2-硫代-5-噻唑烷亚基)亚乙基]-2,3-二氢-6-苯并噻唑基]- 2,4,6-三叔丁基-膦咛 2,4,6-三(苯基)膦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