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CNC6H3(2,4,6-Me3C6H2)2)4] | 1221795-68-1

分子结构分类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CNC6H3(2,4,6-Me3C6H2)2)4]
英文别名
[Co(CNC6H3Mes2)4]
[Co(CNC6H3(2,4,6-Me3C6H2)2)4]化学式
CAS
1221795-68-1
化学式
C100H100CoN4
mdl
——
分子量
1416.91
InChiKey
HUBIGUVHMBWYF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二甲基-1-丁烯[Co(CNC6H3(2,4,6-Me3C6H2)2)4]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0.004 g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零价钴四异氰化物配合物的缔合配体交换和底物活化反应
    摘要:
    四异氰酸酯配合物Co(CNAr Mes2)4(Ar Mes2 = 2,6-(2,4,6-Me 3 C 6 H 2)2 C 6 H 3)用作反应性二元晶体学上表征的热稳定异氰基类似物羰基Co(CO)4。Co(CNAr Mes2)4的增强的稳定性允许以操作上方便的方式对其活性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这对于瞬态Co(CO)4而言是不可能的。零价Co(CNAr Mes2)4经历的配体交换反应与各种2e的-供体,L型配体,包括三苯基膦,叔-butylethylene,和苯乙炔。紫外可见光谱对苯乙炔对Co(CNAr Mes2)4进行配体取代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了缔合反应的机理。这与提出了其他可分离17E的机制一致-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但研究提出零价CoL的对比4个络合物经由解离的反应途径进行反应。零价Co(CNAr Mes2)4它还与元素磷和硫以及与二苯基二硫化物反应形成指示多电子转化的产物。在调查的条件下,Co(CNAr
    DOI:
    10.1021/acs.organomet.8b00777
  • 作为产物:
    描述:
    Na[Co(CNC6H3(2,4,6-Me3C6H2)2)4] 在 [Fe(C5H5)2]CF3SO3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Co(CNC6H3(2,4,6-Me3C6H2)2)4]
    参考文献:
    名称:
    [Co(CO)4]n 的异氰基类似物:在三种电荷状态下分离的钴四异氰化物
    摘要:
    阻碍间三联苯异氰化物配体 CNAr(Mes2) (Mes = 2,4,6-Me(3)C(6)H(2)),用于稳定钴的均配四异氰化物配合物在 1-, 0 , 和 1+ 电荷状态。最重要的是,这些配合物可作为二元羰基配合物 [Co(CO)(4)](-)、Co(CO)(4) 和 [Co(CO)(4)](+) 的可分离类似物。在 CNAr(Mes2) 存在下 CoCl(2) 的钠汞合金还原提供盐 Na[Co(CNAr(Mes2))(4)],它可以被 1 当量的三氟甲磺酸二铁 (FcOTf) 氧化成中性复合物, Co(CNAr(Mes2))(4)。X 射线衍射、FTIR 光谱和低温 EPR 光谱显示 Co(CNAr(Mes2))(4) 在 D(2d)-和 C(2v)-对称形式之间调节。DFT 计算用于根据对低能量 b(2)-对称 C-Co-C 弯曲模式的热通路来合理化这种结构调制。用 2 当量的 FcOTf
    DOI:
    10.1021/ja10123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反式)-4-壬烯醛 (双(2,2,2-三氯乙基)) (乙腈)二氯镍(II)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17,18-二HETE (±)-辛酰肉碱氯化物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s)-2,3-二羟基丙酸甲酯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2-(萘-2-基)-4-氧代-4H-色烯-8-基]乙酸) ([1-(甲氧基甲基)-1H-1,2,4-三唑-5-基](苯基)甲酮) (Z)-5-辛烯甲酯 (Z)-4-辛烯醛 (Z)-4-辛烯酸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盐酸沙丁胺醇 (S)-溴烯醇内酯 (S)-氨氯地平-d4 (S)-氨基甲酸酯β-D-O-葡糖醛酸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2-二氟-1-羟基-7-(甲基磺酰基)-2,3-二氢-1H-茚满-4-基)氧基)-5-氟苄腈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