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Methoxy-phenylamino)-N-phenyl-benzamide | 57623-8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Methoxy-phenylamino)-N-phen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2-(4-methoxyanilino)-N-phenylbenzamide
2-(4-Methoxy-phenylamino)-N-phen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57623-82-2
化学式
C20H18N2O2
mdl
——
分子量
318.375
InChiKey
VIRPMCMGQMHMK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50.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Methoxy-phenylamino)-N-phenyl-benzamide甲醇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4-methoxyphenyl)-2-phenyl-1H-indazol-3(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模块化合成N,N'-二芳基吲哚-3-酮的一锅多步反应
    摘要:
    N,N′-二芳基吲唑-3-酮的罐式经济合成已经使用容易获得的等角酸酐,芳基胺和芳基硼酸进行了开发。在空气气氛下,Cu催化的氧化性C–N交叉偶联和脱氢的N–N形成顺序可提供吲哚-3-酮衍生物,收率好至极佳。该过程与前面的脱羧胺化反应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更加模块化和直接的方法。
    DOI:
    10.1021/acs.joc.8b0254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模块化合成N,N'-二芳基吲哚-3-酮的一锅多步反应
    摘要:
    N,N′-二芳基吲唑-3-酮的罐式经济合成已经使用容易获得的等角酸酐,芳基胺和芳基硼酸进行了开发。在空气气氛下,Cu催化的氧化性C–N交叉偶联和脱氢的N–N形成顺序可提供吲哚-3-酮衍生物,收率好至极佳。该过程与前面的脱羧胺化反应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更加模块化和直接的方法。
    DOI:
    10.1021/acs.joc.8b025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F<sub>3</sub>·OEt<sub>2</sub> catalyzed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9-fluorene-9-ylidene appended quinazolin-4-ones
    作者:Mohanakumaran Athira、Suresh Snoxma Smile、Ponnusamy Shanmugam
    DOI:10.1039/d1nj05379e
    日期:——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inazolinone skeleton from the reaction of 9-(phenylethynyl)-9H-fluoren-9-ols with substituted 2-aminobenzamides catalyzed by boron trifluoride is achieved. The scope of the reaction with several 9-(phenylethynyl)-9H-fluoren-9-ols and substituted 2-aminobenzamid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Repeating the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BS afforded 2-(bromo(9H-fluoren-9
    实现了在三氟化硼催化下,9-(苯乙炔基)-9 H-芴-9-醇与取代的2-氨基苯甲酰胺反应构建喹唑啉酮骨架的有效方法。已经证明了与几种 9-(苯基乙炔基)-9 H -fluoren-9-ols 和取代的 2-氨基苯甲酰胺的反应范围。在 NBS 存在下重复该反应,得到 2-(溴(9 H-芴-9-亚基)甲基)-2-苯基-2,3-二氢喹唑啉 4(1 H )酮。通过单晶XRD方法建立了代表性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以下途径形成标题化合物的合理机制提出了丙二烯碳正离子中间体。通过使用 Suzuki 偶联和炔丙基化,然后进行“点击”反应,证明了由此形成的产品的合成效用。
  • LEGRAND L.; LOZASH N., BULL. SOC. CHIM. FRANCE <BSCF-AS>, 1975, NO 5-6, PART. 2, 1415-1418
    作者:LEGRAND L.、 LOZASH N.
    DOI:——
    日期:——
  • One-Pot, Multistep Reactions for the Modular Synthesis of <i>N</i>,<i>N</i>′-Diarylindazol-3-ones
    作者:Shuai Liu、Liang Xu、Yu Wei
    DOI:10.1021/acs.joc.8b02548
    日期:2019.2.1
    synthesis of N,N′-diarylindazol-3-one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readily available isatoic anhydrides, aryl amines, and aryl boronic acids. A Cu-catalyzed oxidative C–N cross-coupling and dehydrogenative N–N formation sequence under an air atmosphere affords indazol-3-one derivativ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Such process merges well with the preceding decarboxylative amination reaction, resulting
    N,N′-二芳基吲唑-3-酮的罐式经济合成已经使用容易获得的等角酸酐,芳基胺和芳基硼酸进行了开发。在空气气氛下,Cu催化的氧化性C–N交叉偶联和脱氢的N–N形成顺序可提供吲哚-3-酮衍生物,收率好至极佳。该过程与前面的脱羧胺化反应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更加模块化和直接的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