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6-((10-methacrylamidodecyl)amino)-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propyl)phosphonic acid | 1380502-1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6-((10-methacrylamidodecyl)amino)-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propyl)phosphonic acid
英文别名
——
(3-(6-((10-methacrylamidodecyl)amino)-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propyl)phosphonic acid化学式
CAS
1380502-10-2
化学式
C19H21BrNO5P
mdl
——
分子量
454.257
InChiKey
ANDCHHSCIHACC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85.5±35.0 °C(predicted)
  • 密度:
    1.465±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5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7
  • 拓扑面积:
    72.9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膦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和微乳液聚合及其作为仿生矿化和细胞吸收模型系统的纳米颗粒的应用研究
    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尤其是随着用于进一步应用的颗粒表面的装饰和功能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异相聚合越来越受到关注。仅在颗粒表面上进行功能化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是使用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和单体)。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新的冲浪剂家族的合成及其在微乳液聚合中修饰具有膦酸酯基团的纳米颗粒的用途。此外,染料标记的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来评估其共聚作用并获得更深入的见解。此外,还介绍了合成颗粒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以及它们作为仿生矿化模板的用途。
    DOI:
    10.1002/chem.20110325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膦酸酯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和微乳液聚合及其作为仿生矿化和细胞吸收模型系统的纳米颗粒的应用研究
    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尤其是随着用于进一步应用的颗粒表面的装饰和功能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异相聚合越来越受到关注。仅在颗粒表面上进行功能化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是使用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和单体)。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新的冲浪剂家族的合成及其在微乳液聚合中修饰具有膦酸酯基团的纳米颗粒的用途。此外,染料标记的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来评估其共聚作用并获得更深入的见解。此外,还介绍了合成颗粒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以及它们作为仿生矿化模板的用途。
    DOI:
    10.1002/chem.2011032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tiviral and Cytostatic Activity of New Series of Naphthalimide Derivatives
    作者:Katarzyna Gawron、Dorota G. Piotrowska、Graciela Andrei、Dominique Schols、Robert Snoeck、Iwona E. Głowacka
    DOI:10.32383/appdr/171434
    日期:——

    A new series of N-(diethylphosphonoalkyl)-1,8-naphthalimides were synthesized via direct reaction of 1,8-naphthalic anhydride or its 3-nitro- and 4-bromo- derivatives with selected ɷ-aminoalkylphosphonates and evaluated against a broad-spectrum of viruses as well as for their cytostatic properties toward selected cell lines. N-(diethylphosphonomethyl)-3-nitro-1,8-naphthalimide 15a exhibited inhibitory activity toward coxsackie virus B4 in Vero cells (EC50 = 9.45 μM), whereas 3-nitro-1,8-naphthalimides 15b and 15d containing short 2-carbon linker showed moderate activity against herpes simplex virus-2 (G) and herpes simplex virus-1 TK– KOS ACVr. Furthermore, compounds 15a, 15b and 15d showed antiviral potency against human coronavirus. Several naphthalimides exhibited cytostatic activity toward tested cancerous cell lines as well as normal retina cells. Transformation of selected diethyl phosphonates 13, 14 and 15 into ammonium phosphonates 21, 22 and 23 improved the solubility, however, did not result in the enhancement of antiviral and cytostatic potency of the compounds.

    通过 1,8-萘二甲酸酐或其 3-硝基和 4-生物与选定的ɷ-基烷基膦酸盐直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 N-(二乙基膦酰基)-1,8-二甲酰亚胺,并评估了它们对广谱病毒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选定细胞系的细胞抑制特性。N-(二乙基膦酰甲基)-3-硝基-1,8-二甲酰亚胺 15a 在 Vero 细胞中对柯萨奇病毒 B4 具有抑制活性(EC50 = 9.45 μM),而含有短 2 碳连接体的 3-硝基-1,8-二甲酰亚胺 15b 和 15d 对单纯疱疹病毒-2(G)和单纯疱疹病毒-1 TK- KOS ACVr 具有中等程度的活性。此外,化合物 15a、15b 和 15d 对人类冠状病毒具有抗病毒效力。一些二甲酰亚胺化合物对测试的癌细胞系和正常视网膜细胞具有细胞抑制活性。将选定的膦酸二乙酯 13、14 和 15 转化为膦酸 21、22 和 23 可以提高溶解度,但并不能增强化合物的抗病毒和细胞抑制效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