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奥克拉毒素A(OTA,1:X = Cl)是一种真菌致癌物质,当在代谢活化时,它促进单链DNA断裂和DNA加合物的形成。为了确定氧化还原活性过渡金属是否诱导OTA介导的DNA损伤,我们研究了毒素在水介质中结合Cu(II)和Fe(III)的能力,并在它们的存在下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超螺旋质粒DNA促进DNA断裂。利用荧光光谱,发现1在生理pH下能够很容易地结合Cu(II),而在酸性条件(pH 2.6)下用于研究Fe(III)结合,因为在较高pH值下会形成Fe-氧化物沉淀。利用1的合成衍生物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1通过其酚氧结合Cu(II)和Fe(III),而其苯丙氨酸部分的羧酸结合Cu(II),但在pH 2.6下似乎不参与Fe(III)的配位。在金属介导的DNA断裂方面,未发现1在Fe诱导的DNA链切断中起作用。对于Cu(II),只有通过添加适当的还原剂(抗坏血酸钠)才能启动1的1:1铜结合复合物引发的DNA断裂。然而,发现1能够通过1,10-邻菲啰啉(Cu(OP)2)的Cu(II)复合物促进DNA断裂;这是一种原型的Cu介导核酸酶系统,只有在外部还原剂的激活下才能切割DNA。通过缺乏氯原子的类似物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如奥克拉毒素B(2:X = H)和内酯(12),表明氯原子对于OTA在促进Cu(OP)2介导的DNA断裂中的活性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1的遗传毒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关键词:奥克拉毒素,DNA断裂,铜,铁,1,10-邻菲啰啉。